今年以来,我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分类分级协调机制为抓手,建立健全问题高效闭环管理体系,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产。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共协调问题事项36个,解决20个。 一是机制贯通强协同 迭代更新关于健全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分类分线分级协调机制的通知,在原有市重大项目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新增提请省级层面协调及其议事程序,畅通我市涉省级及以上项目或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等问题事项解决路径,推动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浙江镜岭水库、袍江片东入曹娥江排涝工程二期等重大项目按计划稳步建设。 
浙江镜岭水库工程效果图 二是左右联审强把关 组织项目行业主管、前置审批、要素保障等部门对前期项目逐项联审“会诊”,重点预审项目用地、资金、环评、能耗、文保等问题,分析项目谋划力度和前期研究深度,梳理“要素体检清单”和“要件补缺清单”,有力提升项目质量。经前期研判,2025年阳明中学排羽训练中心建设工程、越州中学校园整体提升工程、稽山中学北校区改造工程等8个市级政府投资储备类项目可争取转为实施类项目。 
绍兴市阳明中学排羽训练中心效果图 三是上下联动解难题 坚持“分级分类、块抓条保、节点推进、闭环管理”原则,扎实做好问题项目内外衔接、上下对接,根据项目问题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分级协调,强化市、县纵向联动,部门横向协同,做到一般问题区县先行协调,重大问题市级协调,特别重大问题上报省级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