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22M/2022-0095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开日期: 2022-01-24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字号: 绍市发改综〔2022〕3号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绍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01-28 16:5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 字号:[ ]


区、县(市)发改局(粮食物资局)、市粮食和物资管理有限公司:

现将《绍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绍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十四五”规划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124


附件

绍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十四五规划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把粮食仓储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市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粮食流通新格局,推动粮食现代流通业加速发展,全面推进惠及全市人民的高标准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根据国家粮安工程规划、《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十四五规划》《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十三五取得的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中央粮食工作的大政方针,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这个中心,坚持提高粮食综合流通能力、建设粮食流通强省的工作目标,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流通强省、确保粮食安全,努力构建四大体系、实施六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粮食收储能力大幅提高近年来,我市投入14个粮库智能化项目,运用环流熏蒸、粮情测控、机械通风、气调储粮等科技储粮技术,对全市38.56万吨地方储备粮实现远程管控,真正实现了储粮看得见管得住通过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等举措,多渠道筹资新建(改扩建)现代化粮库8个,总投资6.5亿元,新增高标准粮食有效储备仓容27万吨;全市现有粮库(站)64个,有效仓容77万吨,基本建成了以中心库为主体、骨干库为重点、收纳库为支撑,布点合理、配套完备、技术先进的国有粮食仓储体系。积极实施农户科学储粮计划,配发农会科学小粮仓1.7万套,农户科学储粮规模进一步得到扩大。

粮食收购政策不断完善。全市现有粮食收购一站式服务共16个。每年及时制定出台市本级和全市粮食订单收购政策,全市统一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落实订单粮食价外奖励政策,每年订单收购粮食在15万吨左右。2016-2020年,全市累计收购粮食约97万吨,其中订单收购约72万吨。通过发放订单奖励为农民增收7000万元以上,五年中未发生因收购政策和服务质量引起的农民投诉情况。2020年,在全市域内余缺调剂早稻9401吨,首次实现储备早稻补库粮源100%在市域内落实,为农民增收订单奖励564万元,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早稻应订尽订、应收尽收、市域内带订单余缺调剂的任务,有力支持了粮食生产,助推粮农增收,进一步夯实了全市粮食安全基石。

粮食应急体系逐步完备。落实粮食收购、储备任务。制定出台市内粮食余缺调剂实施办法,组织上虞产区余粮调剂给市内其他区、县(市)储备粮补库。全市市、县两级地方储备粮38.56万吨规模落实到位,至2020年底,晚稻储备比例达到30%以上,储备品种结构合理,库存安全;充实成品粮储备库存,增加成品粮储备规模17500吨至21790吨,超额57%。落实应急保供措施,做好应急粮源、应急加工、应急供应网点、粮价监测点和应急工作经费五个落实,全市落实粮食应急供应网店166个、应急加工企业19家(日加工大米能力1760吨)、应急运输企业8家、粮价监测点45个。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制定出台《关于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使用管理联动机制的通知》(绍应急〔201941号),明确救灾物资采购、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等工作职责和程序,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储得好,调得动,运得出,用得上。协同应急管理部门制定市级救灾物资年度采购计划,完成年度采购任务,落实年度物资储备计划40035件。全市建立完成粮食物资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网络体系、粮情监测预警体系。

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全市粮食产业总产值从20167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5亿元,增幅达38.15 %十三五期间,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保障粮食安全的实施意见,加大对粮食产业经济的扶持力度。我市粮油工业产值总量始终保持在全省前三位。十三五期间,我市注重打造供种+基地+收储+加工+销售粮食全产业链,推进五优联动试点创建活动。2019年上虞区被认定为浙江省粮食五优联动示范县,参与五优联动优质晚稻拍卖价每吨明显高于市场同类产品近百元,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减负。越城区积极创建五优联动示范县,恢复糯稻生产,专供黄酒企业,让粮农、企业联姻,从而深入推进全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定期走访调研粮食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帮助企业、农户、基层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优质粮食工程初显成效。我市结合五优联动共开展优质粮食工程项目2个,总投资 1295万元 ,申请中央投资补助376.74万元。十三五期间,绍兴市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坚持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以粮食产购储销加五优联动为抓手,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积极开展以上虞区和越城区为重点的五优联动试点工作,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储备优化、产业发展。全市根据优质大米评选结果和居民认可度,结合绍兴黄酒产业对糯稻需求的实际,确定67” 绍糯9714”浙糯65”浙糯优1为优质粮食试点品种,种植优质晚稻10000亩、优质糯稻2000亩。

粮食质量安全稳步提升。加强粮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粮油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全面强化。我市成立首个粮油质量检验监测机构即绍兴市粮油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并开始正式承担全市政策粮油质量的检验监测任务。持续开展收获期粮食质量关口前移检测工作,加强政策性粮食出入库监管,严格把控出入库粮食质量关,对超标粮食做到专仓储存、专人保管,严格监管、定向处置,严防超标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积极推进放心粮油建设,柯桥区和诸暨市被评为放心粮油示范县,全市共培育放心粮油企业12家,供应点92家,确保城乡居民粮油消费安全。

物资储备建设不断推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职责重点做好救灾物资的收储、轮换、日常管理、调拨等环节工作,切实加强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建设,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全市应急救灾物资数量从原来民政移交的4.1万件增储至11.2万件,通过新建、改(扩)建等形式统筹推进全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全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面积达7034㎡,其中市级储备库面积从原来的600扩大至2757

第二章  “十四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国际国内粮食形势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国家出台了大米出口的限制性措施,影响到国际的大米价格,加上大全球经济复苏难度,地缘政治、民族主义和逆全球化等问题有恶化趋势,使得未来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供需形势的变数进一步增加。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持续增强,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是粮食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现象,与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国内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交织叠加、相互影响,使得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和市场走势更加错综复杂。从长远来看,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状态不会改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战略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粮食行业抓改革、谋创新、求突破提出了新要求,为全面破解粮食阶段性结构性矛盾、全面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全面推进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全面促进国内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带来重要机遇。

二、我市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浙江是缺粮大省,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2019年全省粮食自给率不足30%。绍兴粮食安全形势基本与省同步。2020年,绍兴市粮食播种面积182.90万亩,总产量79万吨。全市粮食消费量230.88万吨,其中,口粮消费90.90万吨,占粮食总消费量的39.37%;饲料用粮99.69万吨,占粮食总消费量的43.18%;工业用粮38.51万吨,占粮食总消费量的16.68%;种子用粮1.78万吨,占粮食总消费量的0.77%。全市粮食缺口151.88万吨,粮食自给率34.22%

从粮食生产方面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人口不断增加,我市粮食缺口持续扩大的趋势将不可逆转; 粮食增产的余地相当有限,耕地减少,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粮食消费需求方面看,到2025年,我市常住人口将突破600万人,粮食消费量仍将保持刚性增长,预计达到270万吨左右,居民口粮消费的品种和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粮食保供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粮食重金属、农药残留、真菌毒素污染和添加剂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粮食消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压力较大。从粮食流通方面看,我市粮食综合流通能力与其他兄弟城市还有差距,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增加后,区、县(市)仓储能力依然存在着不平衡,个别区、县(市)有效储备仓容不足问题突出,不能很好适应粮食收购和储备管理的要求。粮食流通组织化程度不高,粮食现代物流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主体的成长环境还有待改善,加快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统筹安全与发展,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中心任务,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完善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粮食购储加销体系,持续提升粮食和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开创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新格局,争当改革创新探路者、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和安全保障守护者。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级负责。从保障全市粮食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统筹市内外和国内国际粮食资源,兼顾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结合绍兴实际,优化资源配置,整体规划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同时加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充分落实粮食安全分级负责制。

加大投入,多元筹资。全面深化粮食流通领域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在粮安工程建设中既要加大政府投入,也要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实行投资主体与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根据绍兴市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特点,突出以粮食仓储设施、粮食现代物流和市场体系、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应急预警体系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企业和项目,根据轻重缓急与财力可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项目建设。

创新机制,注重效率。要根据国家和省经济新常态下粮食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按照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要求,坚持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粮食流通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要注重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

第四章  “十四五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粮食储备体制机制和监管长效机制、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机制等三大政策的完善落实,实施仓储物流设施、粮食批发市场、粮食应急保障、绿色仓储提升、优质粮食生产、粮食产业振兴、粮源基地拓展、应急储备提升、商品实物储备、人才兴粮兴储、科技创新跃升和浙江粮仓提升等重大项目。2025年,全面建成粮源充裕、物流通畅,储备充足、应急高效,储粮生态、质量安全,产业兴旺、监管智慧的粮食现代流通和供应安全保障体系。

(二)分阶段目标

——2022年,全面完成省局下达的地方储备粮新增计划。至2022年底完成市级3000㎡,区、县(市)各1000㎡的救灾物资库建设任务。

——2023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建仓计划,基本完成危仓老库和军粮供应网点维修改造。各区、县(市)基本建成与储备规模相匹配的中心粮库,绿色实用储粮技术在中心粮库得到广泛应用。粮食现代物流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粮食应急供应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形成全市应急保障指挥管理体系。

——2024年,粮油质检机构质量检测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粮油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粮食行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建成功能比较完善的粮食信息网络平台。粮油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形成若干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粮油加工龙头企业。

——2025年,全面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分别完成仓储物流设施项目、粮食批发市场项目、粮食应急保障项目、三个重大项目和绿色仓储提升工程、优质粮食工程、粮食产业振兴工程、省外粮源基地拓展工程四个重大工程,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二、主要任务

地方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规模和结构全面优化,多元储备体系基本形成;全面落实省局下达的地方粮油储备规模,全市储备粮数量达到满足6个月市场供应量,全面充实各区、县(市)成品粮油储备。地方储备粮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布局科学,品种结构合理,轮换运行机制更趋完善、更有效率、更加灵活。

粮食收储能力大幅增强。多渠道筹资新建高标准粮食有效储备仓容22万吨,基本满足粮食收储需要;完成1.45万吨粮食收储库点的维修改造和功能提升,全市粮食仓储设施条件全面改善。各区、县(市)储备粮库与地方储备规模基本匹配,粮食收储库点布局合理、配套完备、技术先进、运转高效,能够为粮农提供良好的服务。农户科学储粮进一步扩大。

粮食仓储管理全面升级。科学储粮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广泛应用,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努力保持粮食仓储管理工作领先优势,继续坚持以星级粮库建设为抓手,以全面推广应用四合一储粮升级技术和富氮气调储粮、控温储粮等绿色储粮技术为重点,实现粮食仓储管理现代化。

粮食综合流通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集粮食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开放型、全方位、多层次粮食物流网络体系,初步实现粮食储运四散化目标,散粮流通量占原粮流通总量的比例逐步提高,主要粮食物流节点技术装备先进,储运、加工、批发配送和信息服务配套。

粮油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全面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充分利用现有检测资源,加强粮油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促进粮食检验监测技术装备水平全面升级,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基本适应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要求。建成粮油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放心粮油的零售网络覆盖80%以上的社区、乡镇,确保城乡居民粮油消费安全。

粮食综合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完善订单粮食政策,稳定市内地方储备粮补库粮源;与主产区建立相对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粮源基地13.5万亩。建立指标科学合理、技术先进适用、监测灵敏高效、数据权威可靠、发布及时通畅的粮情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立机构健全、设施齐备、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粮食应急管理体系和军粮供应保障体系。

粮食产业经济全面发展。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粮油加工产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更加合理,粮食产业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努力打造粮食产业经济,全市粮油加工业、粮油转化与精深加工业、饲料工业、粮油机械装备制造业和粮食企业附营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实现利税达到10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粮食产销协作,拓展优质粮油引进渠道,增加优质粮油产品市场份额,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鼓励支持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到粮食主产区建立稳定的粮源基地,探索种植、收储、加工、中转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合作关系。

物资储备体系日趋完善。按照保质、保量、保安全、保急需的总体要求,以补短板强弱项为导向、以理顺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整合优化职能为支撑,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应急物资储备为核心,涵盖采购、生产、调运、使用等全链条保障体系,制度规范健全,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各环节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防范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达到较高水平。

人才科技支撑更加有力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打造取得积极成效,绿色储粮等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全市粮食物资专业人才总数增加10%,中级职称以上专业人才达到60人,高级工、技师及高级技师达到30人。科技研发投入资金大幅度提升,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科技新成果。

行业治理更加高效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整体智治水平得到提升,浙江粮仓数字化应用覆盖全市。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的新型监管体系基本形成。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不断加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基本建成,库存粮食总体质量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第五章  三项重大政策

一、推进完善粮食储备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地方储备粮管理制度。健全地方储备粮监管制度,逐步建立地方储备粮管理信用体系,进一步加强地方储备粮库存、轮换、质量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地方储备粮数量实、质量好、调得动、用得上。二是创新地方储备粮运作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地方储备仓容不足时,在粮食储存安全、监管措施落实、应急调运有保障的前提下,地方储备粮可适当委托省外粮食主产区或市内社会化主体代储。完善地方储备粮轮换机制与方式,逐步建立省、市、县储备粮油轮换协调机制,统筹安排地方储备粮油轮换节奏与方式。

二、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

根据食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按照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系统无风险的要求,切实加强我市粮油储备安全监管。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分级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粮食质量安全考核机制。加强粮油质量检验监测机构建设,进一步提升粮油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专业检验检测水平;鼓励各区、县(市)设立粮油质量检验监测机构并争取国家挂牌,鼓励开展跨区域检测业务;改造和提升各级粮食收储企业的检化验室,使之成为粮油质量检验监测体系的基础力量;充分利用其他粮食企业、批发市场等检验资源,实现粮油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全覆盖。突出粮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强化源头质量管控,建立收获粮食品质测报和重金属、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等粮食质量安全指标的检验监测工作制度,实现制度化、常态化,达到科学有效监管,粮油消费安全有保障。

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机制

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增品种、扩规模、优布局、建设施、提功能,提升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立足大应急、大储备、大统筹,建立健市县分级负责、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区域统筹、协同保障的救灾物资储备体制。完善全市统一的救灾物资储备数字化平台,健全救灾物资储存、管理、调拨和使用的部门联动保障机制,完善物资紧急生产、政府采购调剂使用和征用补偿等制度,构建政府储备、商业储备、企业储备、产能储备相结合的多元储备格局。强化救灾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以省级储备为依托、市级储备为核心、区县储备为基础,按照要求落实区域内救灾物资储备,满足应急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安置需要。

第六章 重大项目

一、粮食物流保障项目

(一)仓储物流设施项目

完善粮食和物资仓储设施。完成越城区中心粮库、上虞虞北中心库、诸暨暨南中心库建设。认真履行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进一步规范物资采购、管理、调运等工作。通过新建、改建、租赁等形式粮食全市应急救灾物资库9000平方米以上,提升应急反应和应急保障能力。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应市场化要求,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积极推动与粮食和物资收储保障供应相匹配、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仓储物流体系建设,粮食和物资收储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全市各主要粮食物流节点功能全面提升,散粮流通份额占原粮流通总量的比例达到80%以上。

(二)粮食批发市场项目

继续推进各区、县(市)粮食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实现与区域粮食物流中心紧密结合。整合和优化网上粮油交易资源,全面提升全市粮油交易网络系统。加强与全国、全省重点粮油市场的衔接,发挥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互补作用。发展乡村粮油连锁经营网络,培育多层次、多元化粮食经营主体,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城乡居民粮食消费需求。到2025年,全市粮食批发市场年成交量达到55万吨以上。

(三)粮食应急保障项目

健全粮食应急供应网络。在现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粮食应急供应网点覆盖范围,确保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点;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将管理规范、质量可靠、经营良好的企业纳入粮食应急供应体系。根据军粮供应保障任务,继续建设和改造军粮供应网点。增强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实现各区、县(市)都有与口粮消费量相匹配的大米应急加工能力。鼓励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建设小包装粮油应急加工生产线,以更好地满足应急供应需要。提高粮食应急配送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市)培育储运、加工、配送一体化的应急配送示范企业,完善粮食应急储运网络,做好应急粮食的调运准备。到2025年粮食应急供应网络更加完善,粮油应急供给、调运、配送能力显著提升。

二、粮食振兴提升项目

(一)绿色仓储提升项目

逐步对现有粮食仓储设施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提升改造,提高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比例,推动粮食仓储管理向保质保鲜、常储常新迈进。建设智慧粮仓” “绿色粮仓。全面提升应用环流熏蒸、粮情测控、机械通风、气调储粮、低温准低温仓容。建设绿色低温仓储设施,对现有仓房硬件进行气密性、隔热性改造;推广应用节粮减损提质增效新技术、现代粮仓建设技术和物流配套技术,以及储粮四合一升级新技术等储粮技术;推广防霉抑菌技术,整治超标粮食,进一步降低储粮损耗,提升粮食品质。到2025年,力争全市中心粮库绿色化” “智能化全覆盖。

(二)优质粮食项目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实施五优联动,加快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储备优化、产业发展。加大粮食企业扶持力度,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技术,大力推介绍兴粮油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本地市场的占有率。到2025年,在越城区和上虞区的基础上,争取新培育诸暨市、嵊州市为新的优质粮食工程试点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培育适销对路的优质粮食试点品种,全面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储备优化、产业发展

(三)粮食产业振兴项目

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力度培育和引进一批上规模、有品牌、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符合条件的粮食产业龙头企业纳入当地品牌企业予以培育。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积聚发展优势,快速实现扩张发展,做大做强。积极鼓励龙头企业走产业与资本融合发展的路径,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拓宽筹资渠道。积极支持龙头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发展互联网+”,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2025年,在浙江齐鲤的基础上,重点培育黄酒、饲料和机械方面的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振兴。

(四)省外粮源基地拓展项目

继续加强与主产区的粮食产销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完善机制。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的原则,巩固和发展与粮食主产区的紧密型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省外粮源基地20万亩。重点推进东北粮源基地建设,巩固与江苏、安徽、江西等周边产粮省的合作关系,扩大与河南、山东等粮食主产省的合作。积极引导松散型粮源基地向紧密型发展,鼓励大中型粮油企业到主产区建立稳定的粮源基地,进一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省外合作项目的实施,使之直接为政府调控粮食供求服务。

三、应急物资储备项目

应急物资储备提升项目

加强物资储备地方性法律法规建设,不断完善救灾物资购置、保管、轮换、报废等日常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物资储备保障一体化发展,建立规划对接、平台共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应急共保的长效机制。强化区域联动保障机制,建立与大型物资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社会救援机构长期战略合作。加强公共宣传,引导社会舆论,提高物资储备应急保障动员能力。

(二)重要商品实物储备项目

建立形成上下相对统一、部门相互协同的肉、棉、糖等重要商品储备管理体制。加强重要商品储备统一管理和归口统计,适时扩充储备规模。完善政府储备和商业代储相结合的储备模式,开展多样化品种储备试点,探索创新轮换模式。修订完善重要商品储备管理和应急投放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探索肉、棉、糖生产能力储备和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升重要商品市场应急保供能力。

四、人才科技支撑项目

(一)人才兴粮兴储项目

大力实施人才兴粮兴储,持续深化粮食物资行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培养机制、优化使用机制、改进评价机制、健全激励机制,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一专多能的新时代粮食物资人才队伍。实施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管理人才、行业技能人才三大培育工程,打造学历教育、培训教育、人才交流培养三大平台,培养一批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发挥青年人才队伍在科研领域、行业管理中的作用。深化与高校的合作机制,拓展大专学历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建设市级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实操基地。以培育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仓储队伍梯队建设,探索仓储管理岗位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加快培养新时代粮食物资粮工巧匠

(二)科技创新跃升项目

适度开展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粮油纯度检测、绿色生态储粮、智能仓储等研究。充分利用长三角创新优势和科技资源,培育市场创新主体,推动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建立粮食物资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科研投入,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实施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加快柔性智能碾米、收购质量综合快检、粮食智能出入仓机器人、家庭绿色智能米桶等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研发应用。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大力推广低温储粮、多参数粮情、智能仓储等先进适用技术。熏蒸化学药剂使用量和粮食储存损耗实现双下降,全市绿色储粮比例达到60%以上。

(三)浙江粮仓推广项目

围绕种粮吃饭一件事,以一颗种子从田间地头到餐桌饭碗为主线,通过数字化改革集成,打造数字化平台,推进智慧粮库、智能工厂、网上市场、数字园区建设,实现互联网和粮食业务、粮食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大粮食生态,打造粮食大脑。推广全省收储一体化的浙江粮仓平台,做到省市县全贯通,到2022年底,初步构建涉及物流、市场、加工企业、金融、商超等加工、流通、消费链的一体化业务应用系统,多条链综合应用及数据高效运行,数字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浙江粮仓。到2025年底,全面形成粮食领域的整体智治体系,努力成为我市粮食行业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第七章  政策措施与组织保障

一、全面落实粮食物资安全责任

实施粮食和物资十四五建设规划,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实现粮食和物资储备更高质量、更要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的重要措施。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市县长责任制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全市各级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严格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全面提升我市粮食和物资安全保障能力。

二、加大粮食物资政策扶持

加大对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要把粮食(油)储备库建设和改造、粮食产业发展、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放心粮油工程和应急体系建设等作为重大民生项目,优先落实项目规划、建设资金、用地等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相关审批费用,加强项目管理。

三、加强粮食物资队伍建设

加强粮食行业党建工作,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深入抓好粮食行业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强化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积极谋划、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善作善成。根据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要求,切实加强粮食行政管理、粮食流通监管、粮食仓储与质量管理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稳定各级政府粮食行政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加强粮食政策协调、行业指导、流通监管工作。加大实施人才兴粮工作力度,加大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职业技术资格考核认定工作力度,做好粮油仓储管理和质量检验专业人员定向培养工作,全面改善粮食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粮食行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以四无粮仓精神为代表的优良传统和用心保粮每一粒、创新发展每一天的新行业精神,不断提升行业形象。进一步发挥粮食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与协调,有效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粮食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强化粮食物资组织协调

统筹协调,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落实措施,全面推进。既要服从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大局,又要结合实际,切实完成好本辖区内各项工作任务;既要强化政府的调控手段,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加强上下联动及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加强规划考核评估,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发展改革、粮食、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协调,结合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组织开展中期评估,不断调整和优化规划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促进规划建设目标和任务顺利实施。

附件:绍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附件

绍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实施期限

项目

归属地

总投资
(亿元)

建设单位

项目

类别

1

越城中心粮库建设项目

稻谷仓8万吨、成品粮仓1万吨、综合业务楼及其配套的各项辅助设备、设施。

2022-2025

越城区

5.80

绍兴市越城区城市发展综合保障服务有限公司

实施类

2

柯桥区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10万吨级粮食储备库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预计用地150亩。


绍兴市

4.00

柯桥区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谋划类

3

诸暨市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项目

粮食储备仓库8万吨、粮食加工生产线(250/日)、救灾物资仓库及配套附属设施等。

2021-2024

绍兴市

2.30

诸暨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

谋划类

4

绍兴市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项目

粮食储备仓库4万吨、成品粮仓库3000吨、粮食加工生产线(150/日)、救灾物资仓库5000m2及配套附属设施等。


绍兴市

2.00


谋划类

5

柯桥区救灾物资储备库

建设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及相关配套设施,预计用地50亩。


绍兴市

1.50

柯桥区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谋划类

6

上虞区应急物资和成品粮储备库建设项目

应急物资储备仓2000m2以上、成品粮仓3000吨以上、综合业务楼及其配套的各项辅助设备、设施。

2021-2023

绍兴市

1.20

绍兴市上虞区粮食收储有限公司

谋划类

7

越城区粮食应急加工点建设

建设1家大米加工厂(150/日)。


绍兴市

0.15


谋划类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