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22M/2021-007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开日期: 2021-08-05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字号: 绍市发改综〔2021〕31号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印发《绍兴市城市管理“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1-12-16 16:2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 字号:[ ]


市级相关部门、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绍兴市城市管理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185

 

绍兴市城市管理十四五规划

 

2020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十四五期间,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为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我省加快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浙江省四大建设、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及杭绍、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等重大战略和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事件将释放叠加效应,对我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和区域竞合左右逢源带来叠加红利,我市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将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加强绍兴城市管理,是我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的重要举措。

《绍兴市城市管理十四五规划》是十四五期间绍兴城市管理体系建设的行动纲领,包含了十四五期间绍兴城市管理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等,对全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范围覆盖全市域,包括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总面积8256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505.7万人,城镇化率68.4%。其中规划重点突出市区范围,包括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的行政管辖范围,面积为2942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278.7万人,城镇化率74.8%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基期为2020年。

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管理的五大体系,即城管服务体系、城市管理体系、综合执法体系、智慧城管体系和执法保障体系。

规划衔接《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绍兴市国土空间规划(2018-2035年)》《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上位规划,对接未来城市的发展动态、城市的性质定位、城市的空间形态、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把握未来城市管理的发展方向;对各区县(市)的生活垃圾分类、供水、排水、防洪排涝、户外广告设置、园林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的衔接,掌握环卫、市政、公用等设施的规模、分布等,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一、十三五成就

(一)城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

一是创新城市综合管理大监管、大联动、大服务体系,探索快速处置机制-管理执法融合-诚信体系建设闭环运作,使得问题感知移位前置、监管范围横向拓宽,业务链路纵向穿透,创新城市管理移动化、闭环化、智慧化的工作模式。二是推动城市常态化管理向平战结合转变,融合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注重防汛防涝、重要节会活动等于一体的场景化应用,从常态管理可快速转战为应急管理,实现平战结合。三是建立更加科学的政民互动模式,通过构建城市管理公众服务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部门联动、限时办结工作体系,建立有效处置机制,推动城市管理模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四是推进 关键小事处置,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市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持续改善市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二)城市管理体系不断精细,城市面貌越来越好

1、环境卫生治理取得突出成绩

一是城镇生活垃圾分类不断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88.2%,资源化利用率达74.57%,无害化处理率100%,城镇生活垃圾总量增幅控制在1%以内;全市已建成城镇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54个,覆盖面达到74.57%,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9.25%;全市积极探索从居村到处置终端直运模式,逐步淘汰了原有设施设备破旧、环境较差中转站,对不符合要求的清运车辆进行整治,确保密闭运输。市区已建成循环生态产业园一期工程焚烧项目,2018年投入运营,处理能力达到2250/日,目前正在实施二期一阶段工程,处理规模增加1500/日(1000/日生活垃圾处理、500/日工业垃圾处理),已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并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2020年底完成大坞岙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总进度的50%;嵊州市、新昌县、诸暨市垃圾焚烧项目正在建设或改造,预计2020年建成投用。二是餐厨垃圾处置设施全市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市区2015年就开始使用餐厨垃圾临时处置中心,2018年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正式建成投用;新昌县、嵊州市、诸暨市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分别于2019年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三是道路保洁向纵深发展,确保扬尘管控常态化、长效化。道路冲洗保洁,配合雾炮车高空喷雾防尘,双管齐下治气效果明显,确保打胜蓝天保卫战。全市的城区道路机械化作业率将达到80%以上,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四是公厕管理设施合理化、服务人性化、管理规范化。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全市淘汰了各种旱厕、简厕等不符合城镇公厕设计标准的公厕,通过新建、改造一批城镇公厕,优化公厕管理。全市环卫系统管理公厕共790座,其中一类44座、二类364座、三类382座。2020年,推进城镇公共厕所服务大提升五化行动,按照建管并重、整体提升、长效运行的原则,即将完成新建6座、改建44座的目标任务。五是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工作。市委市政府印发了《绍兴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了《绍兴市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专项规划(2020-2025)》。建筑垃圾(渣土)管理,规范化、处理市场化、利用资源化。初步估算,绍兴市区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2000多万吨。目前,大力推广建筑新工艺、新材料,如推广商品房全装修,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其次,部分建筑垃圾由垃圾填埋场余量空间吸纳填埋,如市区大坞岙垃圾填埋场60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填埋空间。同时大力发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设施基地,如新昌县引进了建筑垃圾处理的新技术,可以将建筑垃圾再利用,成为新的建筑材料。

2、市容秩序管理获得较好的效果

一是市容秩序问题有效控制、成果长效保持、标准逐步提升。把占道经营、流动摊贩、违规广告、车辆违停、沿街晾晒、违章接坡等作为管理重点,以承前启后的阶段性整治模式,开展诸如六乱整治专项行动、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夏季风暴专项行动、城市管理三清专项行动、餐饮行业排查整治、城市管理提升百日攻坚、城市管理强管理、提品质冬季攻势、城市环境整治春雷行动、文明城市创建八大战役等一系列各有侧重的整治行动,保持市容秩序整治、保持、再提升的良性循环。二是城市亮化已基本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格局。目前老城亮化初具效果、新城新区亮化不断涌现。先后形成绍兴古城、迪荡新城,柯桥区金柯桥大道两侧、大小坂湖瓜渚湖周围,上虞区市民大道两侧、曹娥江两岸,诸暨市城东中心城区、城市广场和西施故里,嵊州大道、嵊新大道两侧,新昌江两侧、鼓山公园、大佛寺周边等亮化景观格局,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增光添彩。城市照明以功能性照明为主,基本适应了当前城市规划发展建设要求,为夜间城市的环境安全、服务功能、景观亮化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并未建立特色鲜明、辨识度高的城市夜景形象,夜间景观照明体系尚未成型,亮化工程分布较为分散,与绍兴融杭接沪联甬发展战略新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三是户外广告设置规范化、美化。全市不断加大户外广告整治力度,先后出台了《绍兴市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规定》、《绍兴市区户外广告设置指引规划(修编)2020-2025)》等,对户外广告设置的安全、有序、美化起到较好促进作用。并以拆违、规范、提档为重点,不断完善户外广告管理机制,对未经户外广告有关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置的户外广告设施,依法予以拆除;对经户外广告有关管理部门审批、符合户外广告整治规划的户外广告设施,予以保留或按要求提档。经过户外广告的整治,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整体面貌和品质。

3、市政设施管理得到长效推进

一是加强道路塌陷的隐患排查。全市管辖城市道路共计1328条,总长度1583.68公里,总面积3756.58万平方米。全市常态化开展城市道路塌陷的隐患风险评估,加强路面巡查,对风险较大区域的道路溶洞、旧沟、道路下方脱空进行检测排查,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同时强化地下管线施工质量及老旧管线的检查与维修,开展地下穿越工程安全影响评价及监测,排除安全隐患。二是确保桥隧安全通行。全市管辖城市桥梁1207座(其中特大桥10座、大桥163座),隧道5座,总长5669米。全市严格按照《浙江省城市桥梁隧道运行安全风险防控导则》,对城市桥梁护栏的隐患进行摸排,制定改造计划和方案,存在类及以上隐患的城市桥梁升级100%完成改造工作;并本着防治结合、重在预防、标本兼治的原则,日常对桥隧进行安全监测管理,落实专人巡查,并对技术状况较差的桥梁,加大观测频率,密切注意病害发展趋势,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做到防微杜渐。三是路灯养护效率不断提高。全市管辖路灯约12.13万盏,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100%,主干道和重要道路亮灯率达到98%,次干道达到96%,街巷达到95%。路灯光源逐渐提高LED等节能光源利用率。并正在推广建设多杆合一智慧灯杆建设工程。四是公共自行车高效运行。着力加强对公共自行车后续的维护,提高公共自行车系统的高效运行,对站点内设备、车辆进行无死角、全覆盖检查,并加强对网约单车的运行管理,确保市民可以正常骑行。

4、公用事业管理实现高效运转

一是供、排水设施及管线提质高效。全市共有生活供水、制水企业8家,城镇生活水厂19家(其中城市供水厂11家,镇级并网水厂8家),总供水能力约210万吨/日,按国家有关要求执行严格的水质检测标准,对42项出厂水常规指标和64项出厂水非常规指标进行检测,确保供水水质达标安全。全市共完成老旧高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1127幢、47262户,基本实现能改尽改。全市共有城镇污水处理厂16座,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64.5万吨/日,10座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9.6万吨/日,全部实现第三方专业化运行管理,其中2座污水处理厂(诸暨浣东再生水厂、嵊新污水处理厂)已执行清洁排放标准,其余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完成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5座,完成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01个,完成污水配套管网建设1160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97.23%。全市共有配套污泥处理处置设施7座,日处理能力达4000吨,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基本达到100%。至2020年底,将新建完成污泥处理处置配套设施1座。二是消除内涝风险点。全市排查出内涝风险点26个,目前已消除内涝风险点13个,完成所有易涝风险点整治任务的50%以上;建设排水灌渠12公里,完成投资0.7亿元。通过内涝风险点的整治消除,大大降低了城市内涝风险,提高了居民出行安全。三是燃气管线及设施安全运行。全市城乡居民天然气普及率40%以上,加强对城镇燃气安全监督管理,100%执行瓶装燃气信息化实名制管理,推进安心码应用,增强燃气用户安全意识。全市共有管道燃气企业13家(管道长度6127公里,2019年供气总量22.4亿立方);液化石油气储配站48座(储气能力7693吨,2019年供气总量11.2万吨),瓶装气钢瓶138.5万只,实名登记用户约有106万。其中市区(越城、柯桥、上虞三区)共有管道燃气企业5家(管道长度4047公里);瓶装燃气企业25家(储气能力4164吨,2019年供气总量7.3万吨)。改造老旧管网26公里,老旧表箱4290个。目前已完成老旧管网改造17.5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66.15%;老旧表箱改造2538个,完成年度任务的59.16%四是节水管理水平先进。完成《绍兴市区城市节约用水规划(2016-2030)》、《绍兴市中水回用规划(2015-2030)》编制,出台绍兴市首批地方性法规《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编制《绍兴市区工业用水定额》《绍兴市区生活与公共用水定额》,相继制订或修订了《绍兴市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绍兴市水平衡测试管理办法》等15项规范性文件。绍兴市和诸暨市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嵊州市、新昌县成功创建成为省级节水型城市。建成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197个、省级节水型单位143个、省级节水型企业263个。建设屋顶集雨等收集系统1767处,改造节水器具4.43万套,改造一户一表”6.67万户,累计投资额3.39亿元。全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以内,其中越城区保持在5%左右,成为全国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典范。

5、园林绿化建设成果显著

全市注重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得到了迅速发展,绿化指标逐年上升并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生物多样性得到有力的保护。绍兴市和所属的嵊州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诸暨市被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6274.21公顷,绿化覆盖率42.86%;建成区绿地面积14120.07公顷,公园绿地面积3645.3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1平方米,绿地率37.19%。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7.5%以上。目前,全市园林基本采用管养分离模式,由管理单位采用招标或采购方式确定养护单位进行养护管理。 建成海绵城市22.2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6.2%

(三)综合执法体系不断规范,执法效率越来越高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着眼大市区、全市域,以杭绍甬同城化的格局谋发展,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配强执法队伍、强化执法保障、树立执法权威,切实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和突出问题,全面提高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质量,不断提升综合执法效能和群众满意度,打造绍兴样板,展现绍兴包容开放的国际范。

(四)智慧城管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手段越来越先进

1、智慧建设不断提升

积极推进数据归集、系统集成和功能融合, 抓好贴心式场景应用,实现了智慧城管全市域覆盖、执法办案全过程监控。主要经历了数字城管智慧城管智慧城管一体化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在推进建设的绍兴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标志着绍兴市智慧城管即将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进一步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2、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全市智慧城管系统实施范围约为322.14平方公里,建成区覆盖率约为87.37%。其中越城区100平方公里(含滨海新区),柯桥区67平方公里,上虞区40.5平方公里,诸暨市40平方公里,嵊州市62.64平方公里,新昌县12平方公里,越城区智慧城管已全覆盖115街道,嵊州市智慧城管已全覆盖104街道1乡,其他区(县、市)已覆盖中心城区。

3、一体化平台不断完善

智慧城管系统一体化平台是以一平台、二系统、三中心和物联感知为总框架 ,融合智慧城管和综合执法二大系统,包含运行指挥、大数据分析、民生服务三个中心,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六个县市(区)统一使用智慧城管系统和执法办案系统;二是集管理、执法、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三是纳入一个平台、一网协同,实现全市案件集中展示、分析、考评、归集。

4、实行网格化巡查

将全市智慧城管实施区域划分为255个巡查区块(管理网格),构筑成一个布局合理的绍兴市城市管理信息采集空间体系,由信息采集员在整个体系内巡查,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用城管通PDA)以文字、图片等形式上报至智慧城管平台。

5协同化处置

确定相关部门(单位)为智慧城管责任单位,将责任单位所涉及的城市管理工作纳入一个系统(智慧城管系统)、一网协同(政务网),在同一平台实现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监督考核的闭合式循环。目前全市智慧城管系统结案率在98%以上;综合执法办案系统月均网上办案800余件,已基本实现网上办案全市域、全流程覆盖。

6、公共资源共建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管理资源,统一使用政务云和政务网络,搭建连接市、区县、镇街、村居四级的网络体系,同时通过政务大数据平台、雪亮工程等实现城市管理资源和视频监控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智慧城管系统多方面的功效。

7、系列建设不断进展

一是生活垃圾分类综合管理平台已完成平台功能模块搭建、测试及优化工作,同时做好无废城市相关数据归集等工作;二是公用事业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已完成渣土(泥浆)业务系统各项功能开发并投入试运行,基本完成农污业务系统功能开发,开始开发燃气、供水两个板块功能;三是犬类监管子系统已完成在政府门户网站上的域名解析申请,顺利通过整体渗透测试,开展全市各地养犬管理操作人员系统试用阶段的业务培训;四是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项目已完成设备部署和调试,选取出80余路点位作为智能化分析的点位,并完成部分监控的预制点设置,正在开发个性化的和一体化平台对接的定制功能。

(五)执法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障力度越来越大

1、强化党建引领,加强政治建设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提升基层支部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大力开展党建+业务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统筹、深度融合。

2、开展教育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着力打造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创新型团队。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开放式的视野和专家型的追求为目标,强化学习培训,提升素质能力。

3、组织交流锻炼,丰富工作经验

加强管理队伍锻炼,建立常年交流学习机制,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执法一线、重点工作岗位进行执法办案锻炼,促使其在逆境中磨练,在适应中成长。根据工作需要,在全市综合执法系统内适时安排干部进行对口交流锻炼,通过上挂下派形式,丰富了工作经验。

4、抓好督察考核,加强队伍管理

坚持严管厚爱,高要求开展分类量化考核。着力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快干慢一个样等问题,干部队伍精气神明显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普遍提高。大力倡导以实干论英雄的价值导向,进一步推动干部担当作为。完善分类量化考核办法,持之以恒抓好队伍作风纪律建设和中心工作保障。以市委市政府满意、广大市民满意为落脚点,挖掘城管文化,打造城管精神,提升队伍归属感、凝聚力、战斗力。

二、十三五短板

1、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城市综合管理机制不完善。虽然初步构建了城市综合管理格局,但发挥的作用有限、权威性不够。二是城管执法体制不顺。执法职责不明晰,执法一线力量较弱,执法合力尚未形成。三是城市管理边界不清。区域之间、部门之间存在管理职能交叉和管理盲区。

2、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绍兴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历史问题积累较多,管理标准不高,治理方式粗放,治标未治本等,制约了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3、城市管理法治体系有待健全

城管法治体系不完备,执法主体身份不明确,执法手段不强,执法环境较差,缺乏执法司法保障;城市管理共管共治的社会参与机制不完备,发挥作用有限,城管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渠道不够畅通。

4、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一是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人员力量与承担的工作量不相匹配,与实际开展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二是队伍素质还有待提升,存在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的先天性不足,干部教育培养的任务依然繁重。三是基层中队保障还有待加强,在乡镇(街道)各项工作推进中,基层执法中队在人员配置、办公用房、执法装备上都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客观上限制了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质量的提高。

5、城市管理模式有待转变

一方面,城市管理还未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的管理手段还比较局限,智能化城市管理系统有待进一步整合建设完善。另一方面,建管脱节问题普遍存在。城市管理重建设、轻管理,重视硬件,忽视软件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建与管的责任不够明确,管理工作出现迎检式、被动式、迁就式、应付式现象,常态化规范化管理还有很大差距。

6、智慧城管水平有待加强

一是智慧城管体制未统一。目前,全市有4个县市(区)智慧城管中心主管部门是综合行政执法局(柯桥区、上虞区、嵊州市、新昌县),诸暨市智慧城管中心主管部门是诸暨市信访局,越城区智慧城管中心业务主管部门是越城区综合信息指挥中心。二是实施范围还未全覆盖。智慧城管实施范围均已覆盖中心城区,但未全覆盖建成区;仅有越城区、嵊州市已延伸到建制镇;行业系统有效整合不够。三是治理体系还未全链接。日常管理不能迅速转为应急管理的指挥中枢;公众参与度还不高;先发预警等还不能有效实现。四是处置问题还未全响应。部、事件难认定、难协调、难处置的问题依然存在。产权类案件和物业公司管辖范围的案件仍是派遣工作的难题;行业监管的作用发挥不够或不明显,配合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区域交界地带、部分职能交叉问题的认定和处置上,如窨井盖缺失、道路破损和污水满溢等,出现推诿扯皮现象较多。

7、相关规划和标准有待到位

一方面相关规划需要修订完善。如2014年编制的《绍兴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侧重于收运体系建设和循环生态产业园建设。随着近几年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规划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应进一步修订完善。另方面垃圾分类专项规划、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等未实施到位。在城市改造、大型公建项目、房地产开发、小区新(改)建中未配套建设环卫设施。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未参与上述项目的三同时(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导致环卫配套设施总体缺乏。

三、十四五趋势目标

(一)形势研判

当前和今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省加快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我市将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十四五时期,我市将持续深入打好以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省四大建设和杭绍甬一体化发展,既要融入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也将努力形成具有一线城市标准的城市核心功能。面对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建成区范围逐渐扩大,城乡人口逐渐集聚,管理对象日益复杂,城市管理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格局的趋势。为使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市管理理念和实践也面临着变革与创新,城市管理工作将呈现以下四个发展趋势:

1、精细化趋势

采用单元网格管理办法,实现我市城市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执法支撑。

2、法治化趋势

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法治之路相适应,城管执法工作将更加规范、民主,在权力来源、职权行使、目标制定、方法手段等方面都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3、智慧化趋势

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以信息化、智能化作为提高城管执法水平的突破口,通过智慧信息管理技术,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执法管理流程科学再造,实现执法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增强执法管理的智慧化水平。 

4、社会化趋势

根据现代城市管理内容广泛、具体关系多种多样的特点,注重通过教育纠正、行政指导、监督参与等非强制性行政管理方式,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遵守法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成其自愿参与和配合来实现管理目标。

(二)规划理念

坚持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创新理念,运用数字赋能、改革破题、创新制胜的手段,营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利民为本,就是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追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高线,牢牢守住各项民生基本需求底线,坚决不碰损害人民利益的红线。

法治为基,就是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努力实现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运行。

整体智治,就是要着眼于整体,通过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打通和整合部门各项职能,使服务方式从碎片化转变为一体化,实现各部门协同高效运作。力求智治,基于数字化的智慧化治理,更好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快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新型治理形态、治理模式,推动决策更加科学、治理更加精准、服务更加高效。

高效协同,就是要通过对各部门整体进行数字赋能等变革,实现职责分工有序、整体运转高效,提升工作效率。突破地方和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市县(区)一体、部门间协作从理念落地为一套可运转的高效机制。

(三)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综合集成、迭代升级、久久为功要求,着力构建服务优质化、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过程智慧化、保障制度化五大城市管理体系,加强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宜居城市,全力助推绍兴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

(四)关键指标

十四五末,规划针对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关键指标。

1、提高垃圾综合治理绩效。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构建产业协同、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绍兴模式。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推进垃圾分类,至十四五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100%,生活垃回收利用率65%

2、提升城镇洁净水平。十四五末,城市道路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5%以上,其中快速路、主干道机械保洁作业率达100%,其他道路机械化作业率达到60%以上。主干道机扫频次≥2/日,次干道及支路机扫频次≥1/日;全面整治违法户外广告。

3、保障市政公用事业高效运行。以市政设施完好度为主要指标,至十四五末,主次干道路完好率达到98%以上,支路背街小巷完好率达到90%以上;桥隧设施合格率100%,其良好率达到95%;城市道路照明亮灯率达到98%以上;城镇公共自行车系统全面完善,合理增设网点,自行车3-5年更新完成,无桩化改造稳步推进并建立统一运营平台。以保供应、保安全、优服务为目标,加强公用事业监管;全面落实主城区排水管网长效养护,构建高效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城市易涝点整治完成率100%;城镇供水水质继续进一步改善,确保供水安全;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安全运行,城市污水处理率98%,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达标率达到95%;推进城镇燃气规模化和供气环节扁平化改革,城市居民天然气普及率达到47%;加强节水型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供水智能化漏损管控绍兴模式全国试点推广,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8%,城市再生水利用率≥20%,节水器具销售普及率达100%

4、提高园林绿化水平。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9平方米/人。开展园林城市提标升级,确保国家园林城市复检通过。

5、实现智慧城管升级。完成综管服平台建设,全力对接国家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城市建成区全覆盖,建成区智慧城管覆盖率100%;并延伸到建制镇;部、事件类别实现城市管理内容全覆盖,问题及时解决率全市达到96%以上,中心镇达到90%以上。

绍兴市城市管理十四五规划关键指标表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十三五”水平

“十四五”

目标值

属性

环境卫生

1

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88.2%

100%

约束性

2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74.6%

100%

约束性

3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39.3%

65%

预期性

4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约束性

5

城市道保洁机械化作业率

80%

85%

预期性

节约用水

6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

10%

≤8%

约束性

7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

20%

预期性

污水排水

8

城市污水处理率

97.23%

≥98%

约束性

9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

/

68%

预期性

10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达标率

/

95%

预期性

11

城市易涝点整治完成率

50%

100%

预期性

燃气事业

12

城市居民天然气普及率

40%

47%

预期性

13

瓶装燃气信息化实名制覆盖率

100%

100%

预期性

园林绿化

14

建成区绿地率

37.2%

38.8%

约束性

15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2.9%

45%

约束性

16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4.6

16.9平方米

约束性

17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87.5%

>90%

预期性

市政设施

18

城市道路亮灯率

98%

98%

约束性

智慧城管

19

建成区智慧城管覆盖率

87.4%

100%

预期性

注:指标设定结合《关于下达2020年各市建设系统行业主管部门一类工作目标的通知》(浙建办[2020]37号)以及《绍兴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等。

四、十四五重点任务

(一)建立更加优质的城管服务体系

1、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全面推进减证便民,构建更加优质的城管服务体系。在十三五末城市管理服务领域基本实现无证明和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在市政园林、市容环卫、公用事业等领域行政许可从最多跑一次零跑次转变,从而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

2、深化城管勤务机制改革

建立以市局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为中枢,以各城管中队(分队)勤务指挥室为纽带,以责任区管控力量为支撑,以各执勤岗点为终端的管理责任网格。加强勤务指挥系统建设,设立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勤务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勤务方式和执勤岗位设置。

3、深化城管关键小事落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让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市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更加贴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年选定一批市民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如餐饮业油烟污染整治、小区车库车棚整治、非机动车停车秩序管理等,用绣花的功夫用心解决,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忧心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4、深化城管服务举措

坚持城市管理执法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法治效益相统一,开展情法兼顾城市管理执法实践活动和城市管理暖心行动,深入推广养犬管理一件事、贴心式信用修复、机动车违停红、黄、绿三色码管理等惠民举措。同时,运用枫桥经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参与城市管理,开展群众城管志愿服务,促进城市管家进社区等活动,推进城市管理共建、共管、共享。

(二)建立更加精细的城市管理体系

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一是环卫治理深化推进:强化落实 无废城市建设,垃圾处理进一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提升绍兴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水平,城镇生活垃圾源头大幅减量,资源化利用不断提高,安全无害化处置力度不断加强。构建两网融合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垃圾分类治理能力;基本完成生活垃圾集置点建设,完成再生资源回收点建设;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完成各类垃圾收运车辆配置,完成50%单一性垃圾中转站的改造,每个县(市、区)新建1-2个综合性中转站;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各县(市、区)垃圾分类处理设施;陈腐垃圾清库存为目标,遵循分类处置、规范处置的原则,探索研究陈腐垃圾处置,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办法,督促生活垃圾填埋场按照一场一策的要求在规定时间节点内完成综合治理推动开展低小散垃圾堆放点和非正规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处置及环境综合提升试点。将环卫设施配套建设融入到城市改造、大型公建项目、房地产开发、小区新(改)建中。市区建设完成绍兴市循环生态产业园(二期)焚烧厂项目(一期)项目。越城区建设完成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生物炭绿色植物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园林垃圾处理中心,建筑垃圾处置项目;柯桥区建设完成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项目(含装修、大件、园林垃圾);上虞区建设完成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城市资源再生利用绿色综合体(含建筑、大件垃圾),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处置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诸暨市建设完成浬浦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处置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嵊州市建设完成餐厨垃圾处理厂扩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建筑装潢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回收利用项目;新昌县建设完成眉岱生活垃圾焚烧厂,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园林垃圾处理中心等。二是全面提升城镇公厕建设、管理和服务。全市公厕新建、改建和扩建应与城市空间发展一致,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公厕的布局布点,切实满足城镇发展对公厕的需求。十四五期间,应注重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标准、高颜值、具有当地特色的美丽公厕或星级公厕,实现城镇公厕服务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和规范化。到2025年末,基本完成全市城镇公厕的提升改造任务。

2、深化市容秩序管理

一是强化市容整治管控。疏堵结合、分类指导,推动精细化管理。加大城市管理关键小事处置力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加强城市市容的规范化管理,建设整洁、有序、优美的城市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城市道路的分级管理;加强对特定目标的规范管理;加强对公众开放的休闲、娱乐、集会等公共活动广场的有序管理;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方便群众日常生活,加强对街亭的管理;结合绍兴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构建和维护良好的城市公共秩序,打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提高城市亮化水平。全面提升城市亮化水平,构建古城夜色、水城夜感、新城夜貌城市景观亮化体系;发展智慧照明、绿色照明,现代节能光源利用率达到50%以上。应将功能亮化作为城市景观亮化的重要基础,结合城市亮化改造提升,全面提高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夜景亮化品质;应倡导生态夜景建设,注重亮化本底保护,将城市中自然山、湖、江、河等自然景观作为城市夜景本底,体现自然、人和城市的和谐共生;应与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加强衔接,在宏观层面与城市发展同步,确定城市亮化总体结构、分区和布局;应突出亮化核心区域(如CBD、行政中心、文体中心、旅游度假景区等),塑造亮化节点特色(如门户节点、交通节点、标志性建(构)筑物、社区中心节点、地标建筑等),完善整体夜景风貌,提高城市辨识度,聚集城市夜晚人气,助推城市夜经济。三是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设置。严格按照《绍兴市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规定》《绍兴市区户外广告设置指引规划》设置户外广告和招牌。按四类区域分类控制,即禁止设置区、限制管控区、重点展示区和特殊控制区。禁止设置区包括国家机关、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点等区域;限制管控区包括行政办公用地(不包括国家机关)、教育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等区域;重点展示区包括大型市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区域;特殊控制区包括古城、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大运河保护范围等区域。四是推进杭绍甬城际铁路(绍兴段)沿线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打造最美旅游风情线为目标,按照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建则建的原则,结合实际,改建并举,建设一批展示绍兴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将杭绍甬城际铁路(绍兴段)沿线打造成为第一视野范围内建筑美、绿化美、河道美、农田美、桥梁美最美风情旅游线

3、加强市政设施管理

一是加强市政道路维护管理。全市应及时处置市政道路出现的坑洞、破损、沉陷、网裂、破板等日常道路安全运行的病害。加强市政实施安全隐患排查,作为安排年度管养计划的参考。根据《绍兴市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制定城市道路塌陷排查治理工作计划,2021年完成隐患排查的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情况制定道路脱空检测计划,并完成风险较大区域城市道路脱空检测。十四五期间,应确保城市主干路完好率达98.5%,次干路完好率达98%。计划维修升级城市道路1000公里,计划投资1.2亿元。二是健全桥隧安全监管机制。加强桥梁隧道安全运行管理,建立全覆盖的桥隧日常维护、安全监管和病害治理机制,确保城市桥梁隧道设施安全无重大事故。十四五期间计划改建加固城市桥梁300座,计划总投资1亿元。三是加强路灯养护。提高路灯照明效率。主干路和重要路段亮灯率达98%,次干路达97%,街巷达96%;推广更换LED光源,节能光源使用率力争达到50%,并结合绍兴地方企业,推动LED照明行业标准建设;与城市景观亮化系统结合,纳入统一管理;与绿化养护部门协作,及时修剪行道树,保持路灯照度。推动多杆合一,建设智慧灯杆四是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规范公共自行车建设管理运行,按照《绍兴市公共自行车管理办法》。结合城市绿道慢行系统,有效衔接公共交通、轨道交通,优化公共自行车网点布局,重点加大公共设施周边、风景名胜区周围布点。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服务点30—50处、车辆2000辆,5年累计新增公共自行车10000辆;对现有车辆的进行及时更新,以每年1/6的更新率,实现保有车辆的有效运营;制定3年计划,对现有网点3年完成无桩化改造;建设统一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支付终端的便利化,与市民卡、公交卡,杭城卡无缝衔接;接入共享单车信息,实现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同平台、共网点。鼓励公共自行车向城郊延伸。公共自行车新建、改建投资约1.2亿元。

4、确保公用事业高效运行

一是确保供水水质达标和安全。继续加强出厂水、管网水水质检测,执行每日、每月、每季、半年水质检测制度,对42项出厂水常规指标和64项出厂水非常规指标进行检测,水质监测全部实行网络网站、媒体报刊公告,保障居民用水安全。二是抓好污水、污泥处理项目建设。全市计划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300公里,计划投资2.3亿元;完成污水处理厂清洁技术排放改造8座,计划投资4亿元;并抓好污水源头管控;计划完成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198个,计划投资4亿元;健全污水接入服务和管理制度,从源头规范污水接入管理。加强城镇排水许可管理,严格实施排水许可制度,针对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乱接、借接、混接等现象,通过各种行政执法手段严厉查处,确保纳管到位、排水规范。生活污水设施竣工验收后,要加强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行维护,新建及改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642座。其中,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21个,其中绿色处理设施45个;共改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521个。新增受益户数4755户,总计受益户数742077户。定期查看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水量、管网、处理池是否异常堵塞,人工湿地植物长势是否正常等,并进行定期维护,清理沉积物,进行设备维修更换等,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达标。完成污泥处理处置配套建设项目2个,计划投资3.5亿元。三是大力整治城区易涝点。着力解决对居民生活生产影响较大的内涝积水问题,完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加大城市排水管网新建、改建力度,提升城市排水管网整体排水能力。加强城市河道整治和管理力度,增强河道行洪排涝能力。结合城市水环境整治,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消除城市内涝风险点40个,新建、改建雨水管网300公里,计划总投资5亿元。四是全面提升城镇燃气安全保障。提高全市燃气供应应急处置和抵御风险能力。积极推进天然气体制改革,因地制宜、一城一策,实现省网城燃企业的直接输送,降低多环节、多节点转输供应的安全风险;优化液化石油气供应体系,各区县(市)合理制定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供应站(点)规划,对旧城改造区域的液化石油气站点进行及时调整改造,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消除安全隐患,建立智能高效、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善的液化石油气供应体系;推进老旧燃气设施改造,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餐饮行业瓶改管,全力发展管道燃气用户,有效减少瓶装气用户。

十四五城镇老旧燃气设施改造计划及管道天然气普及率

年份

老旧管网改造数

(公里)

老旧表箱改造数

(个)

管道天然气普及率(%

2020

26

4290

32%

2021

18

2000

35%

2022

20

1800

38%

2023

16

2100

41%

2024

15

2300

44%

2025

19

1900

47%

五是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建议成立 绍兴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出台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的相关政策,如强制入廊政策、收费标准及核算办法、各部门协调联动管理办法等政策,研究制定绍兴市地下管廊建设技术标准、运维管理技术标准、事故应急预案等,以保证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和运营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营做好政策和技术支撑,成立专门的管廊公司进行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工作,在政府财政预算中落实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运维专项资金。参照绍兴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十四五期间,绍兴市中心城区宜推进后墅路、稽山路等11段、长度约17.7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投资约10亿元。其他县(市)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十四五期间推进地下管廊建设概况表

区域

管廊所在道路

管廊起点

管廊终点

管廊长度(公里)

越城区

后墅路

兴陶路

群贤路

2.5

松陵路

中兴大道

袍中路

1.2

经二路

凤林路

二环北路

1.9

越秀路

群贤路

洋江路

1.5

镜水路

老钱陶线

群贤路

2.3

机电一路

越中路

百川路

1.0

越中路

机电一路

河道北侧

1.2

百川路

规划道路

河道北侧

1.4

柯桥区

稽山路

双周路

横江路、山阴路

3.6

上虞区

创五路

长海公路

科二路

0.8

科二路

长海公路

科四路

0.3

合计




17.7

5、提高园林绿化水平

1)完善园林绿化体系。为实现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宜人,生产空间宜业的总体空间愿景,全市应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积极发展公园绿地。对标先进城市,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等级;并加强城镇微空间的改造,推进城市街头绿地的精品增量建设,扩大公园绿地的覆盖面;结合生态廊道建设,打造高品质道路及滨水绿带建设工程;构建以社区为单元的多层级绿色生活圈体系。于2025 年,实现5 分钟、15分钟社区生活圈绿色公共空间。至十四五末,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8%,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6.9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市常见植物数量达到300种。创建省级园林城镇” 20个。

2加强园林绿化管理。一是要不断提升绿地的品质。在对公园绿地、公园改造的评估的基础上,实施绿地和公园的分类分级管理;对存在功能退化、植物配置不合理和土壤板结严重等问题的绿地实行改造,提高存量绿地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公园土壤的监测,通过土壤改良、植物修复等手段不断修复公园绿地土壤,提高绿地土壤入渗能力,促进植物良好生长。二是要强化绿地的全过程监管。绿地养护等级对标杭州、宁波等发达城市逐年提高。严格落实公园绿地、公园养护的合同化等契约管理,确保养护投入的实效;积极推进挂牌养护,促进社会力量共同实施监管。严格按照行道树、绿地的技术规范,实施绿地的有效养护管理;逐步健全单位绿化管理技术协作网络,大力培育单位绿化典范,持续发挥社会示范效应。三是要加大绿化资源保护力度。加大无公害、绿色无害化防控技术运用,提高绿化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保持生物多样性,丰富园林绿化景观。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及树龄超过50年(含)后备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调查古树名木的分布、数量等情况,建立数据库,制定维养措施。

3)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一是新城区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以目标为导向,结合城市水环境整治,综合考虑城市滞洪需求,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理念系统谋划,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加强海绵型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设施等建设,推行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储水池塘、湿地公园、生态绿地等,促进雨水就地蓄积、渗透和利用。二是老城区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流失、水体黑臭等问题为突破口。优先选择城市积水内涝、水体污染等问题突出的排水或汇水区域,结合城镇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城乡危房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开展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目标。海绵城市建成区比例达到50%

4)注重绿道系统管理。全市将建构层级丰富、特色突出的绿道网系统,均衡覆盖全域、沟通城乡节点、联系旅游资源、提升人居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使绿道成为绍兴的一张形象名片、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标志性民生工程。按照《绍兴市域绿道网规划》,结合绍兴城镇格局和自然特色,依托山脊、山谷、河流等自然廊道,串联域内主要的自然、人文资源点,在省级绿道网规划基础上深化6条省级绿道的具体线位,规划形成两纵四横的网络型结构,总长约455公里。十四五期间,城市管理部门应逐步建立绿道管理维护、安全巡查和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做到绿道路面平整,安全设施和标志标线完整,维修及时,保障城镇绿道的正常使用。

(三)建立更加规范的综合执法体系

1、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深化行政执法改革要求,深化多层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践,优化配置执法资源,推动执法职责、执法力量进一步集中和下沉,全面形成规范有序、职责清晰、协同高效、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精心谋划,全力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划转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基层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推广综合查一次,全面推进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在局部试点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实行全市域覆盖,构建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执法、统一队伍的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系。

2、完善城市管理法治体系

研究出台绍兴城市管理标准,将制度建设转化为管理效能,推进犬类管理、市政设施保护、户外广告设置指引、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内涝防治、燃气管理等规范性文件地方立法。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全面提倡信用体制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定科学、程序正当、责任明确。

3、强化综合执法机制建设

全面推进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完善应用统一执法监管和处罚办案体系,进一步发挥行政执法监督效能,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更加严密的执法网络,营造更加强大的执法声势。全面推广非现场执法易公正模式。持续编制相关领域高频执法事项办案模板,推进教科书式执法。

(四)建立更加高效的智慧城管体系

1、全力对接国家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根据国家住建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和省住建厅《关于做好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以现有的全市域智慧城管和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为基础,积极主动做好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桥梁隧道等行业管理领域的数据采集归集以及自建系统的集成,全面完成平台联网系统提升改造平台功能拓展、纳入城市大脑示范应用四大攻坚任务,打造综管服平台建设省级试点的绍兴样板,努力成为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2、进一步提高智慧处置能力

一是推广使用越城区“5分钟高效管理工作法和上虞区 最多一小时快速机制,及时发现、处置、解决基础设施破损问题;二是积极探索机器换人、机器助人的智能监管新机制,加大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实现特定场景下的自动抓拍和智能分析,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问题处置效率;三是进一步理清各责任单位的工作职责,促进各责任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对反复发生和处置困难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创新举措,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3、探索快速处置机制-管理执法融合-诚信体系建设闭环运作

加快推进智慧城管和执法办案两个系统深度融合,计划在上虞区开展试点基础上全市推广,并充分利用执法办案系统与省征信平台对接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发改、征信中心等沟通,争取将渣土、扬尘类重点案件列入失信范围,形成城市管理全链条闭环运作,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4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多跨场景应用

按照省、市数字化改革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城市管理实际,从治理端、服务端两个入口出发,以需求为导向,以多跨场景综合分析为关键,以提升治理能力和群众获得感目标,积极探索多跨场景应用。通过抓好乔迁一件事、智慧城管与综合执法一体化及其信用监管、机动车违停三色码管理和绍兴城市管家微信公众号功能完善等场景化应用,加强跨系统、跨层级间数据互动,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群众获得感。
    5、加强数据归集共享,实现互联互通

一是进一步健全城管云数据中心,向上对接省监管平台,横向与市公共数据平台、市视频共享总平台互联,向下与区、县(市)相关的信息系统互通,形成城市管理综合数据库;二是参照杭州、宁波等先进城市好的做法和经验,会同市大数据局等单位,进一步归集全市城市管理数据,推进城市管理数据向社会开放。增加基层新一代物联感知设施投入,满足新型城管需求,给公众更好的获得感。

(五)建立更加制度化的执法保障体系

1、队伍建设规范化

制定《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按照一队一亮点、一队一品牌的要求,全力开展枫桥式执法中队创建,全力推进基层中队执法一体化、队伍专业化、行为规范化、办案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高效的执法铁军,努力成为全省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排头兵

2、干部能力现代化

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着力打造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创新型团队。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开放式的视野和专家型的追求为目标,每年制定干部队伍教育培训计划,重点培育城市管理专家和执法办案能手,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养。

3、考核监管制度化

以市委、市政府满意、广大市民满意为落脚点,系统性开展城市管理考核,推动城市管理提质增效。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持之以恒抓好队伍作风纪律建设和中心工作保障,提升队伍归属感、凝聚力、战斗力。大力倡导以实干论英雄的价值导向,进一步推动干部担当作为。

五、十四五重大项目

十四五期间城市管理建设项目约59项,总投资约200亿元。其中:

(一)重大建设项目:24项。主要涉及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公用(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以及园林绿化等四大类投资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具体包括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园林垃圾项目,环卫设施保障中心,垃圾分类车辆规范配置,杭绍甬城际铁路(绍兴段)沿线环境整治提升,消除易涝风险点和雨水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行维护,建设改造城镇污水管网和污泥处理处置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清洁技术排放改造,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以及各县(市、区)排水、园林绿化等重大建设项目。投资约173.6亿元。(详见附表一)。

(二)一般建设项目:36项。主要为主要涉及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园林绿化和智慧城管类等五大类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的建设项目。具体包括建筑渣土消纳场,垃圾分类集置点建设,可回收物工厂化分拣拆解项目,中转站提档升级,越城区城区老旧给水管网改造工程,柯桥城区市政道路大修工程,上虞区道路附属绿地,诸暨市城乡四季花海,绍兴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一般建设项目。投资约26.9亿元。(详见附表二)。

六、十四五保障举措

(一)加强法治保障

1、制定完善一批法规规章标准

力争出台《绍兴市城市管理条例》《绍兴市城市管理工作标准》、《绍兴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绍兴市公共自行车管理办法》《绍兴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等一批法规,修编《绍兴市市区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计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绍兴市城市河道建设和管理条例》《绍兴市养犬管理条例》等一批法规。完成《绍兴市环卫作业人员着装和行为规范》《绍兴市环卫作业车辆标识与作业管理规范》《绍兴市环卫设施设置标准》《绍兴市生活垃圾处置服务标准》等标准规范制订。

2、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

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改革,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等行政执法能力动态调整机制。深化城市管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清理审批前置环节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并举、权力下放与指导监管并重。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

(二)加强体制机制保障

1、理顺各级政府职责

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城市管理体制,突出城区政府城市管理主导地位,明确基层城市管理主体作用,加强社区城市管理服务基础,建立覆盖全域的城市管理服务网络。加快推进执法重心下移,科学设置机构,解决机构性质、执法人员身份编制等问题。

2、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加快推进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融会贯通,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统筹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全面开展环境卫生、市容、市政、公用等行业协调工作,重点推进越城、柯桥和上虞三区市政、公用、市容环卫以及城市应急管理、城管执法等全面接轨。开展县(市)星级中队、县(市)城市管理示范镇创建活动,重点培育示范镇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加快智慧城管向中心镇延伸。

3、加强部门协调协作

加强公安与城管执法的公务协同,通过交叉任职、双重领导等措施,有效解决暴力抗法等突出矛盾。探索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机制,建立与公安、法院等机构工作联动机制。研究建立城管执法案件受理、审理绿色通道,快速审理与执行。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对接。

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的整体协同,统筹协调解决制约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运行衔接,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部门参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实施情况的评估反馈机制,形成有效闭合,为末端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资金和设施保障

1、加强城市管理资金保障

建立政府财政投入随城市建设加快、规模扩大、任务增加、养护标准提高和管理手段更新而相应增长的机制。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在城市管理方面的事权与财权,建立垃圾治理、市政绿化、桥隧养护等养护标准定额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各类各级资金落实到位,有利于城市精细化管理有效运转。

2、创新多元投融资机制

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特许经营制度,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政府特许经营项目。通过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方式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规范政府购买引配水和供排水服务项目运行,理顺污水处理费征收、拨付工作。

3、加强配套管理设施建设

要在规划阶段严格落实城市管理用房的配建标准。重点解决道路养护、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后,市政、环卫停车场严重不足、大量环卫作业车辆、道路养护车辆无处停放等问题;解决环卫作业和道路养护管理用房严重不足,作业工人无处休息的问题;解决城管执法中队办公用房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求的问题。

(四)加强人才保障

1、进行人才专题培训

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训规划和实施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教育培训活动。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城管执法人员参加学历进修,注重人员的内涵发展,提高执法管理水平。

2、实施人才轮岗交流

定期开展人才换任锻炼、交叉任职工作,建立人才轮岗锻炼的体制机制;按期进行执法人员换防轮岗,进一步整合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潜能,打造复合型人才,增强职业等胜任力和创造力。

3、培养人才树立典型

积极挖掘、培育、总结、宣传和推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体系先进典型,发挥典型人才的引导示范、带动促进作用,在工作系统内营造比、学、赶、超浓烈氛围,使人才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进步,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提升市民意识

开展全民素质提升工程,系统性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加大宣传投入,树立宣传也是生产力的观念,不断提升市民的文明意识、法治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爱护环境、守序遵法的良好习惯,共同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努力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变成市民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规范,营造各级政府主导、各部门具体负责、各企业积极参与的社会环境。

2、优化舆论环境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法治理念,全面介绍为民、便民、服务于民的城管工作宗旨,解读发展中的难点,争取公众理解支持。主动作为,建立与媒体良好互动关系,在加强与传统媒体沟通合作的同时,重视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积极制作传播公益活动。建立舆情快速处置机制,加强舆情监测和引导,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形成有优势的正面舆论,优先占领舆论传播高地,树立城管正面形象。


附表一                       

十四五城市管理重大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概况

性质

建设(责任)单位

投资金额

(万元)

完成年限

1

环境卫生

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园林垃圾项目

各县(市、区)各1

新建

各县(市、区)政府

57000

2021

2

环卫设施保障中心

越城区3处,其他县(市、区)各1

续建

各县(市、区)政府

56000

2022

3

垃圾分类车辆规范配置

其中越城区200辆,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各150辆,嵊州市100辆,新昌县80

新建

各县(市、区)政府

9000(越城)、6750(柯桥)、6750(上虞)、6750(诸暨)、

4500(嵊州)、3600(新昌)

2024

4

大坞岙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

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

续建

市公用事业集团

20000

2021

5

全市公厕提标改造

各县(市、区)分别新建5座、改建、扩建10座公厕

改建、扩建

各县(市、区)政府

18000

2024

6

市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350/日餐厨垃圾处理厂

新建

绍兴市政府

13417

2023

7

市容秩序

杭绍甬城际铁路(绍兴段)沿线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包括征迁工程、整治工程和新建工程,含建筑立面整治、绿化、桥梁维护等项目

改建

越城区、柯桥区和上虞区政府

583430

2021

8

市政公用

消除易涝风险点和雨水管网建设工程

消除城市内涝风险点40个,新建、改建雨水管网300公里

改建

各县(市、区)政府

50000

2022

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行维护工程

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21个,其中绿色处理设施45个,计划投资18500万元;共改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521个,计划投资70100万元。新增受益户数4755户,总计受益户数742077户。

新建改建

各县(市、区)政府

88600

2025

10

建设改造城镇污水管网和污泥处理处置配套建设

计划建设改造城镇污水管网160公里、完成污泥处理处置配套建设项目2

改建

各县(市、区)政府

58000

2025

11

污水处理厂清洁技术排放改造

完成污水处理厂清洁技术排放改造8

改建

各县(市、区)政府

40000

2025

12

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完成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198

新建改建

各县(市、区)政府

40000

2025

13

越城区排水工程

越兴路1#9万吨/天、2#泵站6万吨/天,东浦4#泵站2.5万吨/天,则水1#0.3万吨/天、3#泵站0.8万吨/天、4#泵站1万吨/天,镜湖泵站1.5万吨/天,镜湖临时泵站1万吨/天,生态3#泵站改造3.7万吨/天,6#泵站2.5万吨/天,7#泵站1.5万吨/天,3#泵站1.5万吨/天,2#泵站1.5万吨/天,越兴路1#泵站出水管DN1000钢管5公里,东浦4#泵站出水管DN600钢管4.8公里,排污第三通道北延DN1400钢管8.3公里,二环北路东延排水工程DN600—DN1000钢管10.5公里,生态3#泵站出水管DN800钢管5.5公里,滨海新区污水管道球墨管、钢管50.0公里。

新建改建

越城区政府

73600

2025

14

柯桥区排水工程

柯南2#污水泵站0.8万立方米/天。

新建改建

柯桥区政府

66000

2021

15

上虞区排水工程

东线通道一、二期工程(谢塘泵站出水管复线),梁湖中心泵站,南线通道四期,开发区污水系统提升,恒利泵站出水管道改造,三环污水重力管负荷分流,道墟中心泵站及管线安全性提升,园区1#泵站扩建、庆详路、越秀中路、通江路、花园路、虞兴路、锦华路、德济路、文景路、舜杰路、腾飞路、聚英路、江西路、江东路、夏盖山路、舜江东路、凤山路、半山路、假山路、江扬南路、保驾山路、凤鸣路、青春路等雨水管道改造工程。

新建

续建

上虞区政府

87530

2025

16

诸暨市排水工程

外环西路泵站7.43万立方米/天,城北2#泵站3万立方米/天,大侣湖、潭俞、潭头、城西商务区新建电排及配套渠系以及金村电排续建,育英路、暨阳路、昌平路、兴达路、协和路、望云路、朱公路、南痒路、南市路、海越路、暨东路、竺萝东路、祥安路等道路管道改造

新建

续建

诸暨市政府

94660

2025

17

嵊州市排水工程

嵊州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程(二期),新建污水项目:长乐镇污水厂(二期)(0.8万吨/日)、甘霖镇污水厂(二期)(1.4万吨/日)、崇仁镇污水厂(二期)(0.8万吨/日)及敷设DN300—DN1000污水管网约5.1千米;新建数字中心一处。

新建

续建

嵊州市政府

86800

2025

18

新昌县排水工程

104国道(七星大桥至拔茅段)环境提升工程,包括环境提升段长11.5公里,改造人行道、雨污水管网、机非隔离带及节点景观、管线入地等,以及其他雨水管网建设工程。

新建

续建

新昌县政府

52000

2025

19

园林绿化

越城区园林绿化工程

袍江两湖公园,包括袍江洋泾湖公园提档升级,待拆迁完成后启动湖则湖建设,暂定25公顷。

新建改建

滨海新区政府

30000

2025

20

柯桥区园林绿化工程

新开河北侧活力休闲公园,包括实施房建、配套工程、场外工程建设,公园面积20.61公顷;兴越东路绿化广场,华舍姚弄江沿线绿化改造,

续建

柯桥区政府

45000

2021

21

上虞区园林绿化工程

四十里河滨水公园22.34公顷,ZX-08单元环塘河滨水公园26.21公顷,曹娥江生态湿地6.36公顷,道路附属绿地,前江邻里中心周边沿百沥河景观带,城南大厍路、五星西路两侧景观带,大学城附近景观系统。

新建改建

上虞区政府

56068

2025

22

诸暨市园林绿化工程

诸暨市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主入口建设工程。

新建改建

诸暨市政府

13000

2022

23

嵊州市园林绿化工程

嵊州市美丽城乡建设项目,其中景观绿化提升63.36 万平方米

新建

嵊州市政府

60000

2025

24

新昌城区绿化环境、景观照明提升工程

2项,包括对城区主要道路、节点,及周边绿化提升改造,重点打造新中路、七星路、泰坦大道、潜溪江绿化和城市生态屏障;基于城市品质和参观通道,打造沿线景观照明,提升城市夜间形象。

改建

新昌县政府

10000

2025



合计




1736455



附表二                      

十四五城市管理一般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概况

性质

建设(责任)单位

投资金额

(万元)

完成年限

1

环境卫生

建筑渣土消纳场

各县(市、区)各1

新建

各县(市、区)政府

7200

2025

2

嵊州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50/日餐厨垃圾处理厂

新建

嵊州市政府

2000

2023

3

新昌县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30/日餐厨垃圾处理厂

新建

新昌县政府

7667

2023

4

可回收物工厂化分拣拆解项目

各县(市、区)至少1

新建

各县(市、区)政府

1200

2022

5

垃圾分类集置点建设

各县(市、区)50%小区垃圾分类集置点建设

新建

各县(市、区)政府

2372(越城)、768(柯桥)、468(上虞)、1676(诸暨)、460(嵊州)、484(新昌)

2021

6

中转站提档升级

越城区13座,柯桥区8座,上虞区11座,诸暨市7座,嵊州市6座,新昌县2

新建

续建

改建

各县(市、区)政府

650(越城)、400(柯桥)、550(上虞)、350(诸暨)、

300(嵊州)、100(新昌)

2021

7

可回收物回收点建设

各县(市、区)各50%小区可回收物回收点建设

新建

各县(市、区)政府

1483(越城)、480(柯桥)、293(上虞)、1048(诸暨)、   288(嵊州)、303(新昌)

2023

8


芳泉矿陈腐垃圾处置(二期)

通过筛分和分类处置的方法将原芳泉矿的陈腐垃圾进行处置。

新建

越城区政府

2292

2021

9

市政设施

越城区市政道路维护工程

计划维修升级城市道路1000公里

改建

越城区政府

12000

2025

10

桥梁加固工程

计划改建加固城市桥梁300

改建

各县(市、区)政府

10000

2025

11

越城区城区老旧给水管网改造工程

DN50-DN300 管道3 公里

续建

绍兴公用事业集团

2900

2025

12

柯桥城区市政道路大修工程

加强道路脱空改造

新建

柯桥区政府

4500

2025

13

越城区公共自行车建设项目

公共自行车新建、改建

新建

改建

越城区政府

12000

2025

14

柯桥区公共自行车建设项目

包括无桩新建、有桩改建无桩2项工程

新建

柯桥区政府

2000

2025

15

新昌城区主干道提升、次干道联网工程

2项,包括对人民路、阳光路、环城路、南明路、横街、城南大道、杭绍台(新昌西)连接线等;打通江滨北路蓝海御湾段断头路等。

改建

新昌县政府

41000

2025

16

公用事业

绍兴天然气杨汛桥门站及连接线工程

门站1座、调压站1座、管线约26.26公里

续建

绍兴市公用事业集团

32597

2025

17

绍兴天然气北十路调压站及连接线工程

调压站1座、管线约10.4公里

新建

绍兴市公用事业集团

10309

2025

18

绍兴天然气北十二路调压站及连接线工程

调压站1座、管线约6公里

新建

绍兴市公用事业集团

6021

2025

19

绍兴市区气源站工程

气源站1

新建

绍兴市公用事业集团

20000

2025

20

柯桥区燃气工程

包括芝湖苑中压燃气引入(远瞻路杭金衢连接线)和江夏线(杭金衢连接线夏履镇明珠路)中压燃气2项工程

新建

柯桥区政府

775

2025

21

越城区燃气中压管道建设工城

管道长度约300公里

新建

越城区政府

21000

2025

22

上虞区危旧给水管网改造工程

改造DN100 及以上危旧管网约100公里、百官曹娥片老旧小区配套改造约50

新建

上虞区政府

20000

2025

23

柯桥区DN200—500中压燃气管网工程

包括DN500DN400 DN300DN250DN200中压燃气管网工程

新建

柯桥区政府

11500

2025

24

新昌县儒岙污水处理厂

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

新建

新昌县政府

700

2025

25

上虞区四座典型桥梁健康安全工程

人民大桥、曹娥江大桥、中桥、小桥监测系统建设

新建

上虞区政府

500

2022

26

嵊州市城乡天然气一体化项目

城市门站2座、应急LNG气源站1座、LNG过渡气化站2座、高中压调压站1座。

新建

嵊州市政府

20000

2025

27

园林绿化

104国道两侧防护绿地

绿地面积约40公顷

新建

越城区政府

12000

2025

28

柯桥华舍姚弄江沿线绿化改造

改扩建,绿化改造,改造面积约30000平方米。

新建

柯桥区政府

3000

2021

29

上虞区道路附属绿地

绿地面积19.21公顷

新建

上虞区政府

5800

2025

30

诸暨市城乡四季花海

绿地面积约80公顷

续建

诸暨市政府

750

2021

31

智慧城管

绍兴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全力对接国家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全面完成平台联网系统提升改造平台功能拓展、纳入城市大脑示范应用四大攻坚任务,

新建

绍兴市政府

600

2025

32

柯桥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整合、拓展、升级应用系统,引入新模式、新技术,构建符合新时代特色要求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新建

柯桥区政府

730

2025

33

上虞区城市管家(智慧城管)四期建设工程

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建设烟雾感知、扬尘监管、燃气监管、智慧渣土、智慧环卫等场景运用。

续建

上虞区政府

800

2022

34

诸暨市智慧城管扩建工程

建立诸暨全市范围内高速公路及主要道路数据采集全覆盖,并增加市容市貌监控设备。

续建

诸暨市政府

1376

2025

35

嵊州市智慧城管提升工程

深化感知、分析、服务、监察、指挥五位一体智慧城管新模式,拓展市政排水,地下管网,垃圾分类精细化,园林管理等运用。提高覆盖率,延伸到乡镇。

续建

嵊州市政府

750

2021

36

新昌县智慧城管提升工程

拓展采集范围,有效整合资源,配备大屏显示、多媒体视频会议等系统;完成与公安的视频资源共享等。

续建

新昌县政府

1100

2022



合计




269773


注:项目确定结合《绍兴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绍市委发[2019]96号)、《绍兴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等。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