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次 | 案号 | 领衔代表(提案人) | 案由 | 主办 单位 | 会办单位 | 建议内容 | 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 | 247 | 郭航远 | 构建市域SPD,促进绍兴市健康产业的健康发展 | 市发改委 | 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 | 政协247号提案.doc |
郭航远委员: 《构建市域SPD,促进绍兴市健康产业的健康发展》(第247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国家和省高度重视医疗机构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建立医疗产品供应链现代管理制度,实现医疗产品在生产厂家、流通渠道、医疗机构、患者之间无缝连接、互联互通一体化管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医用耗材SPD新型管理系统是目前内容较新、较为前沿的供应链服务模式,通过第三方专业物流平台,借助条码识别技术,保证可靠准时、多次少量、可追踪的耗材供应,既可以替代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又能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人员采购成本和仓储成本以及减少人为差错现象发生等方面产生显著效果,对带动提升所在地区健康产业良性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一、现状和问题 1.尚未全面推广应用。据了解,目前省内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邵逸夫医院、省肿瘤医院等少部分医院已经先行先试,我市嵊州人民医院也已于今年引入SPD,但总体来说仍处在个别试点阶段,尚未大规模推广应用,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比较少。另外,SPD管理系统的顺利运行需要强大的软硬件系统作为支撑且需不断在实践操作中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对运营商具有较高的要求。 2.存在一定政策风险。医院属于公益性质单位,而SPD运营商作为第三方势必以商业利益为先,这就导致医院引入SPD系统之后,在采购、仓储配送、信息共享、人力资源等运作环节和实际操作中会蕴含诸多风险,可能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产生冲突,对本地中小型药企也会产生一定冲击。 3.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市医药健康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已基本形成“重点行业、龙头企业、重大项目、高端平台”协调发展、共同推进的产业格局,但仍以特色原料药及中低端医疗器械耗材为主,在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存在明显短板,震元等本地龙头药企仍需加快提升自身整体实力以应对市场竞争。 二、下阶段主要工作 1.稳妥有序推进SPD系统应用。一是审慎研究推进,学习借鉴有关成功经验做法,由市卫健委牵头制定相关方案,震元股份确定第三方合作单位,今年年底前选择1家市级医院先行进行试点,进而由点及面,探索推进市级医院SPD系统构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研究构建全市域SPD系统。二是推广新型物流模式,鼓励药品流通企业推广使用射频识别、自动分拣输送、卫星定位等先进物流技术,发展上下游供应链紧密衔接、仓储资源和运输资源有效整合、物流成本经济的新型现代医药物流模式;鼓励引导医院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医院耗材管理,全方位提升医院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三是强化监管评估,充分考虑和应对可能存在的政策风险、操作风险,设置行业准入门槛,加大对SPD运营商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资质监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并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定期开展综合评价;同时牢牢把握药品流通环节风险点,扎实开展中药饮片、特殊药品、疫苗、网络销售药品等各类专项检查,切实提高我市药品配送企业药品质量管理水平。 2.大力扶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研究制定全市生命健康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兴产业新三年培育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未来3至5年间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对策举措等。二是加快集聚提升,紧盯国际国内500强、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优质企业,着力引进带原料药生产的高端仿制药、改良型新药和原创新药项目,加快打造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美行业和医疗公共服务为特色的现代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体系。三是强化政策保障,继续落实和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市级医院支持本地医药企业力度,通过落实优先采购、放宽使用限制、加强帮扶指导、强化定点联系等,切实提高本地药品器械产品和本地配送服务的市场份额。 3.全力推进高能级产业平台建设。以滨海新区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平台纳入省第二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为重要契机,一是加强区域协作,充分发挥战略区位优势,深入实施融杭联甬接沪城市发展战略,主动承接上海、杭州等地生物医药制造业溢出优势,力争打造中国高端生物医药科技新城、国内高端生物医药制造基地、长三角高端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二是加快项目推进,推进振德医疗、越海百奥、尚科生物、精准医学产业园、知行药业等重点在建项目进度,加快芳原馨医用辅料、优特格尔医用导管及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确保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三是夯实要素支撑,完善医药产业招商政策,组建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和专项基金,整合政务服务、创新服务、投资服务等各类要素资源,形成标准化加专业化的产业链服务体系,打造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创新服务综合体;向上争取资金、专项、创新载体等资源要素,争取更多平台和企业纳入省级以上政策“笼子”。 4.积极打造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一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修订完善人才政策,实现区、县(市)出台人才新政及实施细则全覆盖,构建人才创业创新全周期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人才服务专项例会和驻企服务员制度,常态化解决人才创业创新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支持增设相关学科,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大力支持在绍高校适时增设健康产业相关学科、专业,鼓励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适当扩大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类专业招生规模;支持在绍高校推进专业融合发展,探索研究生层次的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发挥多学科协同育人效应,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加快产教融合步伐,引导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支持在绍高校联合医药类龙头企业深化人才培养合作,支持开展专业人才“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 进一步完善校企全过程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健康产业领域科研成果运用和转化,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SPD系统构建以及健康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市发改委产业和高技术发展处 陈佳 联系电话:0575-85149563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8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