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 > 社会发展(共同富裕)
坚持保护传承利用并举 新昌县积极打造唐诗之路精华地 ——诗路文化带建设系列(二)

发布日期:2020-08-03 10:52访问次数:信息来源: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字号:[ ]


坚持保护传承利用并举  新昌县积极打造唐诗之路精华地

新昌素有“东南眉目”之誉,拥有天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大花园典型示范建设单位。新昌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首倡地,“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新昌共有李白、杜甫等460余位诗人留下了1500多首相关唐诗,1988年新昌学者竺岳兵首先发现并提出“唐诗之路”概念,1993年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式将剡溪这条文化线路定名为“浙东唐诗之路”。新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诗路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特别自2018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推进全省大花园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抢抓全省“四条诗路”建设机遇,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打响“天姥山”文化旅游品牌,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天姥山

新昌坚持把“浙东唐诗之路”这条历史之路、文化之路,转化为产业之路、发展之路、经济之路的总体方向,按照“一年有声、三年有形、五年有效”的建设目标,在规划编制、文化研究、项目建设、宣传推广等四方面全力高效推进。

一紧扣规划为先,做好高起点谋划

在全省率先编制《新昌浙东唐诗之路战略规划》,打造“一心二廊四区”空间架构,即一心(中国最具诗意文化名山“天姥山”),二廊(陆上文化古道走廊,水上休闲古道走廊),四区(诗路风光鉴赏区、国学禅修文化区、山水运动拓展区、创意休闲产业区),以唐诗文化为根本,以产业培育为目标,推动名山、唐诗、秀水、茶香深度融合,建设山居诗画养生地、文化诗意静心地、茗茶诗情怡心地、佛道禅源修心地。编制完成《天姥山旅游区总体规划》,为天姥山的开发建设提供规划蓝本。

天姥山景区开发工程效果图

紧扣文化为魂,开展系统化学术研究

成立唐诗之路研究中心,深入开展诗路文化研究,历年出版《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丛书》《天姥山研究》等专著14部,举办唐诗之路国际学术会议及研讨活动12次,摄制《浙东唐诗之路专题片》等人文地理片30多部。近两年编印发行《天姥山唐诗300首》《天姥山诗选三百首》《新编唐诗三百首》《新昌史志·唐诗之路专辑》等诗集、文史手册。加强古迹保护,诗路沿线共有各级文保单位(点)19处,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为“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提供了实证。与嵊州、天台等诗路沿线县市联合申报“浙东唐诗之路”中国文化遗产;《刘阮传说》正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缘来新昌”浙东唐诗之路建设成果发布会

紧扣项目为王,打造高品质旅游目的地

以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为主线,构筑文旅融合的黄金游线,把李白心中的“梦游地”建设成为游客向往的实景地。以“筑梦新昌唐诗城、寻梦唐诗天姥山、追梦唐诗十九峰、缘梦唐诗大佛寺”为主题,分别投资60亿建设天姥山景区开发工程项目、投资66亿元推进浙东唐诗名城5A级景区城创建工程建设、投资47亿打造丹霞风情旅游综合体,唐诗公园已建成开放,唐诗广场已完成形象工程,历史文化街区已启动建设,安岚度假酒店、安缇缦生态康养度假区、狐巴巴主题乐园、开元芳草地等旅游招商项目相继落地。班竹村、横板桥村等一批诗路古村、唐诗风情村、唐诗文化驿站得到保护开发,尚诗堂、悠见南山等一批高端文化体验民宿得到建设,新昌全域基本实现可观、可游、可宿。

班竹村古驿道

四紧扣宣传为要,组织立体式推广

举办全省唐诗之路主题系列活动、《浙东唐诗之路》大型咏诵交响音乐会、“寻梦天姥山探源山水诗”抖音唐诗大赛、“献礼70周年、全民诵唐诗”等活动。加强区域协作,与甘肃敦煌、西安未央开展“三诗联姻”,联手打造“诗路一号产品”, 推动“丝绸之路”与“唐诗之路”良性互动,为重现千年诗路发力。围绕“游天姥山,走唐诗路,品唐诗宴”,组织相关文旅企业走进重点城市推广宣传。深化“新天仙配”区域合作,积极开展“文化走亲”。

《浙东唐诗之路》大型咏诵交响音乐会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