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全省启动特色小镇建设以来,我市着力打造一批资源集聚水平高、综合承载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区域特色亮点多的省、市级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成为我市念好“两业经”的新引擎和建设“活力城”的新平台。
一、我市特色小镇建设成效及亮点
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历经四年,成效显著。
一是“省考”成绩优异。今年,全省重大项目暨特色小镇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上虞e游小镇、新昌智能装备小镇被命名为省级特色小镇,加上已获命名的诸暨袜艺小镇,全市共有3家省级特色小镇,位居全省第三,仅次于杭州(8家)和嘉兴(4家)。9家省级创建类和培育类特色小镇在“省考”中获评优秀、良好小镇,优良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自创建以来,我市特色小镇无一家被降格或淘汰,在全省绝无仅有。
二是区域分布均衡。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命名、创建、培育小镇共14家,市级特色小镇19家。这些特色小镇像璀璨的“珍珠”,散落于全市三区两市一县,3家省级命名小镇,分布于上虞、诸暨、新昌一区一市一县;14家省级特色小镇,全市六区、县(市)均有分布。
三是新兴产业集聚。坚持把“产业特而强”放在特色小镇建设第一位,既聚焦数字经济、环保等万亿产业,又集聚先进装备制造、时尚产业、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突出书法、越瓷、珍珠、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14个省级特色小镇中,覆盖时尚、旅游、历史经典、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环保六大产业。
二、我市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在做好特色小镇规划引导、项目招引、统计体系构建、考核评估等工作的同时,立足绍兴发展实际,着力推进特色资源挖潜、传统产业提升、服务机制改革和人才机制创新。
一是聚力特色资源挖潜培育。立足我市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清晰的块状经济布局,深入挖掘、培育、壮大特色资源。例如,越剧小镇依托“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文化积淀和“越剧名导、越剧名演、越剧名剧、越剧名校”越剧名片资源,构建融山水休闲、戏剧体验、品质生活于一体的世界基准级的文旅小镇。黄酒小镇、瓷源小镇等深挖、赋予和强化特色资源,形成人无我有、特色鲜明的竞争力。
二是聚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市诸多传统产业通过特色小镇这一创新平台,重构产业链运营平台、产业集群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实现转型升级加速。例如诸暨袜艺小镇,一方面,主动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破除产业主要靠低廉劳动力、低端产品、低价竞争的“三低”传统路径依赖;另一方面,通过建智造硅谷、时尚市集、众创空间三大功能平台,做好“互联网+”“创意+”“品牌+”的“加法”,让传统袜业迸发出新的活力。
三是聚力服务管理机制改革。着力建设体制“活而新”特色小镇,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大胆创新,全市域推进特色小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各小镇在机制上不断创新,例如新昌智能装备小镇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制定产业项目全程代办制度、产业项目“会诊”制度、“周三服务日”代帮办制度等,提高服务效能,创造性推出答辩供地制度,提高土地资源保障精准度。
四是聚力人才引进机制创新。各特色小镇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引进政策。例如上虞e游小镇,制定人才引进“十大计划”,建成投用约5.14万㎡人才公寓,推动1.2万㎡人才公寓改造提升,并投资5亿元为数字创新人才量身打造8.7万㎡的侠客岛·青春社区项目,多维度吸引高端数字经济人才。大量高端人才、专业人才的引进,加快e游小镇数字经济产业实现“从无到有”,进而“风生水起”。
三、我市特色小镇发展中的不足与针对性建议
我市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特色小镇“特色”不够鲜明,缺少“独具一格”的地标性建筑和“别样精彩”的个性设计,特色产业投资保障不够有力,产业基础仍较为薄弱;二是特色小镇旅游、文化、产业功能叠加不明显,距离功能“聚而合”仍有距离,部分小镇仍呈现出工业区、小微园区、旅游景点的面貌,“三生融合”未能交出满意答卷;三是与杭甬等一线、新一线城市相比,我市在人才引进方面的优势不足,袜艺小镇、e游小镇、智能装备小镇引进“国千”和“省千”人才分别为2人、10人、7人,远低于省内标杆性滨江互联网小镇(51人)和德清地理信息小镇(23人)等小镇;四是小镇市场化程度不明显,小镇创建仍以“政府主导”为主,而非“政府引导”。
针对上述短板和不足,提出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注重小镇个性化建设,提升小镇特色
特色小镇,核心在“特”。特色小镇不仅需要和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相结合,还需考虑产业、文化、旅游、科技等方面的因素。一是突出产业特色。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聚焦创新型产业大项目、好项目集聚区域,兼顾块状特色经济基础,积极打造数字经济、金融、健康、高端装备类特色小镇。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特色产业生态。二是突出文化特色。坚持文化兴镇,紧密结合当地的人文资源、民俗资源、山水资源、建筑资源等,探索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以文化带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三是突出地方特色。通过以特色小镇所在地的特色和个性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融入地方特色,密切结合当地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人力资源和区位规划等来建设和发展特色小镇。
(二)突出小镇功能叠加,强化功能聚合
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特定空间,突出小镇功能叠加融合,增强小镇的可扩展性。一要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基于不同小镇产业特色,在功能聚合和功能叠加的形式上也允许并鼓励有所不同,如以数字产业主导的上虞e游小镇位于曹娥江南岸,自然条件优越,可以打造科技文化中心、数字街区;如黄酒小镇,要深挖黄酒文化,以文化为产业和旅游赋能。二要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特色小镇的建筑、旅游设施和植物群落、自然环境融合协调、相得益彰。高端装备制造、时尚类特色小镇,一般在原来的高新园区、工业园区基础上发展而来,应集中精力提升政务水平,下大力气打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和社区环境,完善生活配套,吸引人才和周边乡镇居民集聚,扩大生活区域;数字经济类、金融类特色小镇,其从业人员多数是知识密集型的高素质人才,对工作、生活的环境要求相对较高,要加强对生活居住区、休闲娱乐区、商业配套中心精心规划,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和团队。三要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根据不同产业特色,选择性侧重推动“农业+服务业”“工业+服务业”“工业+信息化”等融合发展,既可以是工业、农业、信息业驱动,融入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也可以是旅游业、金融业等服务业驱动,带动农业、信息业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三)打造宜业宜居环境,吸引各类人才
将特色小镇作为创业创新的“孵化器”,深入分析人才需求,吸引和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一方面,以事业引才。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体系,鼓励当地中小企业学习借鉴龙头企业的管理经验与人才政策,积极打造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等要素支撑的众创生态系统,使各类人才在特色小镇易创业、易成业。另一方面,以宜居留人。着力优化生活保障布局、完善生活设施配套,打造便捷宜居的生活网络,引进或建设相关的生活配套服务机构,将特色小镇打造成生活型小镇。
(四)坚持市场主导原则,优化资源配置
特色小镇建设能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正确处理特色小镇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功能关系,强化“市场驱动”,淡化“行政驱动”,完善镇域行政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基础设施框架。二是积极创新运作模式。致力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企业家创造力,主动谋求与民营企业、当地居民及外商等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推广PPP模式,加快形成多渠道投融资机制。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各级产业基金扶持特色小镇产业项目,积极探索建立特色小镇发展基金运营模式,通过政府财政补助或返还、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参与等形式壮大小镇发展基金规模,对重点产业进行专项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