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7月3日,绍兴全市498家服务业企业参与了2015年二季度浙江省重点服务业企业网上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实际填报企业492家,有效填报率98.8%。
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服务业监测主要指标企稳回升,企业经营形势向好,行业发展信心有所提振,服务业运行指数为53.3,环比提高4.7个点,重回景气区间,且创新效应逐步释放;从重点行业看,房地产行业回暖明显,但企业投资更趋谨慎;物流业形势有所下滑,压缩成本仍是重点。对于三季度,企业经营预期总体向好,但投资预期继续低迷。
一、二季度总体形势
二季度,服务业运行指数为53.3,环比提高4.7个点,重回景气区间。
(一)外部环境:行业发展信心有所提振,政策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季度,服务业发展环境指数60.7,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指数51.2,国外宏观经济环境指数50.4,行业发展情况指数51.4,较上季度分别提高5.3、3.7、0.4和7.3个点,29.9%的企业认为行业发展情况向好,环比提高7.9个百分点。政策满意度指数71.3,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78.9,比上季度分别回升5.3和9.5个点,企业对审批服务效能、行业管理和指导服务、规范市场秩序等公共服务满意度都在六成左右,较上季度提高1-2成,表明我市在深化审批、强化要素保障、深化企业帮扶等方面举措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二)企业经营:主要指标企稳回升,经营形势向好
二季度,企业经营指数为 48.4,环比提高4.5个点,八项分指数与上季度相比“六升二降”,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0.4)、服务价格(50.9)、企业投资(52.5)和流动资金(51.6)四项指数高于临界点(50)。
——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长。主营业务收入指数50.4,环比提高6.3个点。29.5%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同比上涨4.1个百分点;18.7%的企业预计本季比上年同期累计增长10%以上,环比大幅提高11.9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有所增强。盈利状况指数47.4,环比提高4.2个点。24.4%的企业盈利状况有所改善,比上季提高2.4个百分点;税后利润比上年同期累计增长的企业占比为36.4%,比上季上涨4.2个百分点。
——业务需求量有所增大。业务需求量指数47.5,环比提高7.7个点。21%的企业业务需求量实现增长,比上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
——经营成本有所上涨。经营成本指数36.9,环比提高2.1个点。34.1%的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仅7.8%的企业经营成本下降;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累计增长的企业占50.6%,其中增长20%以上的企业占5.4%。
(三)问题与亮点:成本压力与融资压力并行,创新效应逐步释放
——成本压力加大。经营成本上升过快成为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障碍,推动经营成本上升的三个最重要因素为用工成本增加(占比68.1%)、经营管理成本增加(占比52.1%)和税费增加(占比28.5%)。59.8%的企业用工成本同比提高,其中增长10%以上的占28.8%。面对成本上涨,企业主要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占比34.8%)、扩大业务量(占比32.5%)和争取政策优惠 (占比16.5%)等措施来应对。
——融资压力犹存。49.7%的企业融资存在缺口,其中缺口10%以上的占比18%;融资成本比上年同期上涨的企业占比32.1%。当前市场资金总体不宽裕,又有大量资金流入股市,银行为防控风险收紧信贷,中小企业融资更加艰难;近期央行二次降息对企业融资利好但效果不明显,仅11%的企业认为此举能积极促进融资。此外,22.5%的被担保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现象或风险,因此两链风险问题仍需高度关注。
——创新效应逐步释放。与上季度相比,50.9%的企业因创新产品、服务等项目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基于市场需求变化、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企业选择创新发展,主要涉及服务创新 (占比63.2%)、商业模式创新(占比45.3%)和品牌创新(占比20.8%)等方向。当前,“互联网+”发展模式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24.1%的企业近期有投资打算或者已开展相关投资,其中房地产业和金融服务业投资热情较高,分别占比40%和33.3%,高于全市面上15.9和9.2个百分点。
图2:企业希望政府出台的促进创新政策举措(单位%)

二、重点行业监测情况
(一)房地产行业回暖明显
3月末,房地产行业迎来了政策密集期。央行、住建部、银监会出台了系列楼市新政,财政部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银行降息降准,多重利好刺激房产市场快速升温。二季度,房地产企业经营指数56.3,比上季度大幅提高14.1个点,高于全市面上水平7.9个点,房地产市场形势好转。
——商品房价格显现涨跌分化。在商品房销售价格上,14.3%的企业与上季相比提高,71.4%的企业保持不变,另有14.3%的企业相比降低;而一季度企业商品房销售价格都不高于上季,其中保持不变和下降的比例分别是90%和10%。
——商品房销售回暖。二季度,38.1%的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上季有所增长,环比提高18.1个百分点;33.3%的企业较上季度销售进度加快,环比提高23.3个百分点。除房地产企业继续控制新开楼盘数量,开展较大幅度的促销活动之外,降低购房首付比例和降低免征营业税门槛等政策,也鼓励了刚需、改善型置业者置业,刺激了商品房消费需求,帮助了房地产企业加快去库存化进程,57.1%的房地产企业库存量较上季下降,商品房库存压力有所缓解。
——行业发展信心有所提振。一季度末多项房地产利好政策出台,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企业的发展信心。上季度企业均无拿地计划,二季度有拿地计划的企业占比4.8%,未来3个月内有拿地计划的企业占比19%,环比提高9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商品房库存压力和土地购置成本等原因,大部分企业仍然没有拿地计划。
——投资更趋谨慎。与上季相比,仅4.8%的房地产企业投资增长,而 33.3%的企业投资下降;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持平和下降的企业分别占61.9%、38.1%。虽然当前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但大部分企业认为此次回暖与利好政策密切相关,势头持续性不确定,因此对未来发展普遍保持谨慎态度,下季度的投资意愿仍比较低迷,9.5%的企业预计三季度投资相比二季度有所增长,而预计下降的企业占比达23.8%。
(二)物流业形势有所下滑
二季度,现代物流业企业经营指数44.8,比上季下降2.1个点,低于全市服务业面上水平3.6个点。
——经营景气程度有所下滑。与上季相比,22.6%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增长,32.3%的企业下降;22.6%的企业盈利状况改善,38.7%的企业变差;业务需求量实现增长的企业占比16.1%,而下降的占32.3%。
——降低成本仍是企业关注重点。当前,用工等运营成本上升,物流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无序竞争等多种因素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38.7%的企业成本较上季度出现上升。现阶段,企业除了优化配送路线,降低空驶率和优化货物配载方式等传统方法降低经营成本外,也希望政府通过在燃油价格大幅提高时给予阶段性补贴(占比48.9%)、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占比46.7%)和降低过路过桥费及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占比46.7%)等政策措施来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压力。在“互联网+”的大形势大背景下,企业自身倾向于发展物流新业态,加快与互联网对接,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物流成本高、互联网+物流技术壁垒和政策支持不力等,都是企业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占比分别达到62.2%、44.4%和44.4%。在利用“互联网+”转型升级中,企业希望政府通过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资金、技术支持,进一步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大互联网安全性和可靠性监管力度等措施来帮助其发展。
三、下季度形势判断
(一)外部环境预期较为乐观
三季度发展环境预期指数 66.8,比二季度提高6.1。调查显示,认为下季度国外宏观经济环境、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本行业发展情况向好的企业分别占比为28.7%、36.6%和41.1%,较二季度提高10.1、11.9和11.2个百分点。
(二)企业经营预期总体向好
三季度企业经营预期指数 52.2,比二季度提高3.8个点。33.2%、27.7%和21.6%的企业预计下季度主营业务收入、盈利水平和业务需求量增长,分别比二季度提高3.7、3.3和0.6个百分点。34.6%和10.1%的企业预计下季度税后利润和企业投资增长,环比均下降1.8个百分点。
(三)企业投资预期继续低迷
二季度,11.9%的企业投资实现增长,而仅10.1%的企业预计投资下季增长。未来三个月内,仅9.1%的企业有投资打算,环比回落6.2个百分点。当前,大部分企业不考虑投资,主要基于没有好的项目(占比45.4%)、资金不足(占比32.1%)、对未来预期不乐观(占比26.3%)、加强员工培养和福利改善(占比19%)等原因。
本期送:省发改委;
陈金彪书记,俞志宏市长,谭志桂主任,陈长兴主席,尹永杰副书记,陈月亮常务副市长;
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
市级有关部门,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镜湖新区、滨海新城管委会;
委直属各单位,各区、县(市)发改局。
编辑:娄丹丹 签发:傅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