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简政放权,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等多方面优化供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企业反响。 一是理事项。经过反复梳理与调整,制定了全市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标准化清单、办事指南与审批流程图, 58个事项纳入市本级一窗受理, 其中“最多跑一次”事项46个,最多跑一次率达79%,特别是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外商投资项目备案实现“零上门”办理。切实加强部门审批联动,精简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行为,全流程减少申请材料127件,提高企业群众办事效率和满意率。 二是推平台。绍兴市作为第二批全省一体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省2.0平台)试点市,经市发改委、行政服务中心等23个部门通力协作,经过14天的集中办公,目前全市域内已实现2.0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所有投资项目均可通过在线平台申报,从而实现项目申报网上赋码、事项审批在线查询、审批信息统一归集等“一网办理”,变“企业跑”为“数据跑”。 三是优流程。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推动“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施区域总量管理,替代原单个项目审查制。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办理时间普遍缩短至100个工作日,其中园区内以挂牌方式取得土地的工业备案项目不超过50天。截至8月底,全市共有820个企业投资项目进入高效审批流程,已有461个项目完成前期审批手续。制定实施多评合一,推进联合图审,联合踏勘和竣工测验合一,破空线性格局,优化审批路径,全面提升审批效率。 四是强服务。积极打造项目全程代办模式,按照“统一受理、全程代办、自愿委托、免费服务、合法高效”原则,健全完善投资项目代办服务工作机制,对符合产业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一对一”、“店小二”式服务,为企业提供项目核准、规划审批、土地报批、施工许可等重点环节全方位、全过程无偿代办、领办服务,变“企业跑”为“政府跑”。 五是创机制。全面推行“零土地”技改项目不再审批制度改革,对“零土地”技改项目实行审批目录清单管理;探索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制定落后产能、过剩产能、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等领域的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订规划、投入、节能、环保、安全等五方面的经济技术指标和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形成完备的准入标准体系,实行“承诺+备案”制,结合袁家军省长提出的“标准地”,有效促进了行政审批方式的创新和效能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