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7月3日,绍兴全市566家工业企业参与了2015年二季度浙江省重点工业企业网上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实际填报企业564家,有效填报率99.6%。
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工业运行指数为51.8,发展环境指数为57.1,企业生产经营指数为48.2,分别较一季度提高2、0.1和3.3个点,表明工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必须看到企业投资意愿持续走低、转型升级动力不足、出口订单减少和两链潜在风险仍在发酵等问题依然存在。对于三季度,工业运行、发展环境和企业生产经营等三项预期指数较二季度均有所提高,预计三季度工业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中趋升态势。
一、二季度总体形势
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多项主要指数均有所回暖。工业运行指数比上季度提高2个点;发展环境指数比上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政策满意度指数和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环比分别提高2.4和1.5个点;企业生产经营指数比上季度提高3.3个点,其中产品订货指数、盈利状况和销售产值指数环比分别提高4.8、2和8.5个点。
(一)宏观发展环境依然趋紧,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
二季度发展环境指数为57.1,较上季小幅提高0.1个点,其中国外宏观经济环境指数47.2,环比回落5个点;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指数47.8,环比小幅提高0.4个点,企业对发展环境判断依然持谨慎态度。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总体温和缓慢增长。世界经济分化日显,美国经济稳步回升,欧元区维持低速增长,东亚地区增长前景较好,拉美及俄罗斯不容乐观。从国内环境看,虽然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依然较好。中央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涵盖定向降准、结构性减税、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稳定外贸、扩大信息体育消费等内容的定向调控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效应和改革红利将逐渐释放,宏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汇丰6月制造业PMI为49.6,为3个月来最高。从我市看,通过主动适应新常态,抓紧落实新举措,积极谋求新发展,部分指标增速有所回升,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暖迹象,但也应该看到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二)生产经营指数荣枯线下徘徊,企业生产经营压力犹存
二季度,我市工业生产经营指数48.2,环比提高3.3个点,仍位于荣枯线以下不景气区间,8个分指数“六升一平一降”,企业依然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
图2:工业运行监测企业生产经营指数表
|
2014年
|
2015年
|
当季环比
|
当季同比
|
二季度
|
三季度
|
四季度
|
一季度
|
二季度
|
企业生产经营指数
|
51.5
|
49.5
|
51.3
|
44.9
|
48.2
|
3.3
|
-3.3
|
产品订货
|
55.9
|
53.5
|
60.3
|
48.7
|
53.5
|
4.8
|
-2.4
|
盈利状况
|
52.3
|
49.7
|
52.8
|
45.1
|
47.1
|
2
|
-5.2
|
从业人数
|
49.2
|
48.6
|
48.2
|
42.5
|
49.0
|
6.5
|
-0.2
|
生产(经营)成本
|
37. 9
|
34.9
|
33.3
|
35.8
|
35.8
|
0
|
-2.1
|
流动资金
|
--
|
--
|
--
|
49.1
|
48.1
|
-1
|
--
|
销售产值
|
--
|
--
|
--
|
47.4
|
55.9
|
8.5
|
--
|
产品价格
|
--
|
--
|
--
|
45.1
|
46.2
|
1.1
|
--
|
企业投资
|
50. 8
|
54.2
|
50.4
|
45.6
|
50.1
|
4.5
|
-0.7
|
——价格和盈利略有回升。二季度,企业产品价格指数46.2,环比提高1.1个点,11.7%的企业产品价格增长,比上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盈利状况指数47.1,环比提高2个点,21.5%的企业盈利增长,比上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
——产值和库存有所改善。二季度,企业销售产值指数55.9,环比提高8.5个点,32.3%的企业销售产值增长,环比提高6.2个百分点。在产成品库存方面,12.4%的企业库存下降,比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
——产销量指标继续下降。从生产指标看,二季度40.3%的企业实现产量增长,环比回落6.7个百分点。从销量指标看,42%的企业实现销量增长,环比回落6.4个百分点。
——成本压力和订货压力并存。二季度,生产成本指数35.8,与上季持平,成本上升的企业占比34.4%,与上季度相比提高1.7个百分点。在产品订货方面,82.8%的企业手持订单可供生产在3个月以下,64.6%的出口企业出口订单持平或下降,环比分别提高5.7和4.2个百分点。
二、热点问题调查
二季度,我委重点针对投资、融资、转型升级、出口等四个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监测结果如下:
(一)企业投资意愿继续走低,参与PPP积极性不高
从投资意愿看,投资实现增长的企业占比14.2%,未来三个月内有投资打算的企业占比30.9%,环比分别回落4.8和5个百分点。从投资方向看,主要是技术更新改造(占比74.1%)、新产品研发(占比66.7%)和扩大生产规模(占比39.7%)。从制约因素看,没有好的项目、资金不足和对未来预期不乐观等因素制约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对于PPP模式,仅9.4%的企业有投资意愿,企业反映面临主要障碍为缺乏相对完善的投融资平台和配套政策支持(占比53.4%)、政府定价项目存在较大政策不确定性及谈判周期较长(占比42.7%)、收益率相对较低(占比33.1%),企业建议政府推出一批盈利模式清晰且前期成熟的示范项目招商对接(占比55%)、出台PPP相关立法及配套政策(占比49.3%)和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占比33.8%)等。
(二)企业融资更趋紧张,两链风险依然高企
二季度,40.8%的企业认为当前社会资金面更加紧张,环比大幅提高23.8个百分点。49.6%的企业存在融资缺口,其中缺口10%以上的占比25.6%,较上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5%以下的占比33%,占生产成本比重10%以上的占比27.3%。前段时间股票市场利好,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对实体经济融资也产生了不小影响,30.2%的企业认为这使得融资更为紧张。此外,“两链”风险仍在不断发酵,需高度关注,35.2% 的企业认为“两链”风险高于去年同期,较上季度提高7.7个百分点。
(三)企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利用“互联网+”仍面临困难
调查显示,仅27%的企业近期有转型升级意愿,其中19.1%的企业打算利用“互联网+”进行转型升级。当前,企业利用 “互联网+”进行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式为生产过程智能化(占比50%)、构建信息化管理销售服务网络(占比46%)、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占比31.3%)等方式,存在问题为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缺乏运作经验、示范带动项目较少和缺乏互联网思维,对政府的建议为希望能够强化资金扶持(占比67.5%)、加强人才建设(占比56.3%)、完善基础设施(占比39.1%)和创新融资服务(占比35.8%)。
(四)出口形势严峻,需求不振、订单减少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的重要原因
二季度,我市参与工业调查问卷填报的出口企业共计357家,占所有填报企业的63.3%。其中,19.3%的企业认为出口市场需求与上季度相比更为严峻,环比提高2.8个百分点;仅11.8%的企业对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出口实现增长,21.34%的企业对新兴市场出口实现增长。影响出口的原因方面,企业认为主要是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劳动力和融资等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主要贸易国货币汇率波动较大等三方面原因。在保出口方面,企业希望政府能够在加强规避汇率风险的辅导(占比59.9%),组织企业开拓新市场(占比51%),优化海关质检服务(占比34. 5%)和深化出口品牌战略(占比33.9%)等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监测显示,现阶段成本上涨、订单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税费负担较重已成为制约企业盈利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对此,企业主要通过加快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等措施来应对严峻的外部市场环境和经营成本大幅上涨的内部压力。
三、下季度形势判断
国际上,世界经济短期内面临金融市场动荡、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等风险,在中期内则面临全球经济潜在增速放缓的风险。国内,经济处在新旧动力转接的关键阶段,转型升级仍面临较大困难,世界银行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增长可能逐渐放慢至7.1%,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但随着中央稳增长力度不断增大,“政策工具箱”中新政策陆续出台,国内经济运行也有望企稳。
从我市情况看,由于去年我市经济增速逐季走高,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基数较高,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仍需在促改革、调结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付出更大努力。
三季度,工业运行预期指数为54,发展环境预期指数为61.9,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为48.7,三项预期指数较二季度均有不同幅度提高,表明三季度工业运行有望稳中趋升,企业对发展也持相对乐观态度。
本期送:省发改委;
陈金彪书记,俞志宏市长,谭志桂主任,陈长兴主席,尹永杰副书记,陈月亮常务副市长;
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
市级有关部门,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镜湖新区、滨海新城管委会;
委直属各单位,各区、县(市)发改局。
编辑:娄丹丹 签发:傅陆平